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秸”尽其用折射现代农业密码(人民时评)

2025-05-13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一烧了之”到“秸”尽其用,这一变化的背后,有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有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更有国家政策的精准引导和农业产业体系的坚实托举

  

  行走在广袤田野上,总能从细微处感受到现代农业的强劲脉动。秸秆的“角色”之变,是一个绝好的观察视角。

  以往,秸秆是农民心头挥之不去的“愁”,“不烧吧,堆积如山没处放;烧了吧,浓烟滚滚惹人嫌”。秸秆是粮食生产的废弃物,还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随着农业产业体系的完善,这个问题有了新答案。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如今的秸秆,“变身”为肥料、饲料、能源、基料,甚至工业原料,成为我国向现代农业进军的生动注脚。

  笔者一次在冀中平原采访时注意到,大型收割机驶过麦田,不仅颗粒归仓,粉碎后的麦秸也均匀地铺撒还田。在田边指导作业的农技专家解释:“这机器加装了秸秆粉碎抛撒装置,配合后续的旋耕深翻,秸秆就能‘吃干榨净’,变成滋养土地的有机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科学还田是重要抓手。根据气温雨水、耕作条件实施秸秆还田,同时与土壤轮耕和丰产栽培等措施集成配套,有助于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

  走进规模化肉牛养殖场,一垛垛码放整齐、覆盖着塑料薄膜的青贮秸秆包引人注目。过去农民当柴火都嫌麻烦的玉米秸秆,经过粉碎、揉丝、添加菌种发酵,就成了营养丰富、牛羊爱吃的“压缩饼干”。青贮秸秆不仅为种粮的乡亲们解决了秸秆出路问题,也能降低一大截养殖场饲养成本,可谓一举两得。近年来,我国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迅猛,利用率每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年利用量1.73亿吨。秸秆化作牲畜“口粮”,助力畜牧业降本增效,这种“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模式,有效连接了种植业与养殖业,提升农业整体效益,正是现代生态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秸秆的“能耐”远不止于此。在一些能源需求较大的地区,通过打捆直燃、热解气化、秸秆沼气等方式,让秸秆成为清洁能源的新选择,不仅缓解了能源压力,也契合了国家“双碳”目标的要求,为乡村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更有一些地方独辟蹊径,将秸秆“变废为宝”,玩出新花样。比如,利用秸秆作为培养基料种植食用菌,实现了“点草成金”。如今,秸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也拓展了农业产业链的宽度和深度。

  秸秆是草食动物的“五谷杂粮”,是“零碳排放”的生物质能源,也是“农尾工头”产业增值的重要来源。从“一烧了之”到“秸”尽其用,这一变化的背后,有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有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更有国家政策的精准引导和农业产业体系的坚实托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提出,“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践,恰恰是农业产业体系升级的生动体现。它不再是单一环节的末端处理,而是贯穿于农业生产、加工、能源、环保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崭新的、绿色的循环产业链。农业的未来,正在于不断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从“能用”到“好用”,再到“高值化利用”,秸秆的“七十二变”还将继续上演。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持续探索、久久为功,就一定能让每一株秸秆都物尽其用,让广袤的田野持续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农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黄超)13日下午,“人民日报校园行”活动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  4名青年编辑记者分享了从事党报采编、评论、新媒体等工作的职业经历和感悟。人民日报相关部门同志与现...

    时间:05-14
  • 两部门解读5项国家标准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林丽鹂、刘温馨)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应急管理部举行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领域重要国家标准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发布的5项国家标准。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

    时间:05-14
  • 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推出特色服务活动

      本报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沈童睿)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推出第六批特色服务活动,其中包括172场面向教育、科技、制造业、现代服务...

    时间:05-14
  • 李强向加拿大总理卡尼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致电卡尼,祝贺他就任加拿大总理。  李强表示,中方重视发展中加关系。我愿同卡尼总理共同努力,以今年中加建交55周年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为契机,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

    时间:05-14
  • 我国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首次整机试验成功

      新华社西安5月13日电(记者付瑞霞)记者5月1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该院研制的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于4月26日首次进行整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

    时间:05-13
  • 淮河防总部署2025年防汛重点工作

      新华社合肥5月13日电(记者马姝瑞)随着淮河流域即将全面进入汛期,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正全面展开。淮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杨锋13日表示,淮河流域将进一步做细做实各项防...

    时间:05-13
  • 外交部: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记者董雪、白鑫雨)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和芬太尼问题提问。   林...

    时间:05-13
  • 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广等人违规吃喝严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经...

    时间:05-13
  •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

    时间:05-13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受贿案一审宣判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3日电 2025年5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受贿一案,对被告人王宜林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

    时间:05-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