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安徽抢抓机遇布局未来产业(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5-07-13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海水中的原料,如何点亮万家灯火?

  月球上建造基地、供应生活用水,能否就地取材?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想象,在安徽,都能看得真切:

  从海水中提取原料,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有望释放出巨量清洁能源;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等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新发明将让月球“生活”更便捷……

  行走江淮大地,眼见量子科技、深空探测、聚变能源蓬勃发展,未来产业群峰竞秀;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科技成果也正加速融入生产生活。

  未来产业,何以在安徽这个传统农业大省成形起势?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内,近日启动总装的BEST装置施工正忙。参照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实现可控核聚变,是大众口中的“人造太阳”,也是许多科学家眼里的“终极能源”。

  “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实现了双向奔赴。”BEST装置建设主体单位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介绍。

  在他看来,BEST装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应用场景,零部件数量以百万计。“我们早早布局产业链国产化能力,走通从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创新路径,在合肥及周边孵化多家核聚变相关企业,部分已经上市。”严建文说。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多次刷新世界纪录,“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牵引前沿探索……聚木成林,合肥布局建设的13个大科学装置集群形成独特引力场,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近50家,带动相关未来产业蓬勃发展。

  输入一句话,等待片刻,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智象未来开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就能“变”出一段画质清晰的视频;高分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科大讯飞开发的智医助理,已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超10亿次人工智能辅诊建议;转动“手臂”,电子眼“环视”工件一圈,只用3分钟,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免编程焊接机器人就能自动完成焊接……

  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人工智能企业从大众日常生活中找需求,以场景为牵引,让创新科技赋能千行百业。围绕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安徽开放“人工智能+”场景机会300余项,引育埃夫特、芯动联科、智象未来等一批细分赛道领军企业,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多年的梅涛又回到合肥创业。作为智象未来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他说:“安徽在人才支持、场景开发等方面积极赋能,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

  芜湖市湾沚区航空小镇,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如今,一座低空经济产业之城已拔地而起,不出园区就能造通航飞机。

  “今天的市场竞争,不只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满林说,“发动机、复合材料是自研的,航电系统、螺旋桨等关键零部件也能在方圆几公里内找到国产供应商。”

  电科飞机是第一家落户航空小镇的整机制造企业,也是“链主”企业,在其带动下,10余年来这里集聚200余家上下游企业。湾沚区委常委、副区长朱应华介绍,依靠技术自主创新、“链主”企业引领和集群规模效应,园区现已建设成国内最大的中小型飞机和无人机生产基地,通航整机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100%。去年,芜湖市低空经济产业营收达463.8亿元。

  播良种于沃土。集成电路产业链上,封装基板是连接芯片与外部电路的枢纽。2023年6月,芯聚德科技落户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目前一期月产5000平方米封装基板已供应闪存、固态硬盘等领域。

  “48个月完成投资建设并供应市场,这在行业内创造了一项纪录。”芯聚德科技董事长康亮说,“地方政府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对跟时间竞赛、跟技术竞赛的新赛道企业来说,能省去大量沟通成本,同时也能让我们得到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去年发布的《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省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打造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3个1000亿元未来产业。

  锚定国家培育未来产业的战略部署,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完善场景、金融、人才全要素支持,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经脉,构筑高水平创新生态,一幅未来产业的地图正在江淮大地铺展开来。

  (本报记者陈静文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3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砍伐植被开市场 河流生态被破坏(身边事)

      云南临沧市永德县崇岗乡忙蚌村边,有人从去年底开设交易市场。市场位于南汀河边,经营者为了扩大市场占地面积,擅自砍掉河道岸边植被,平整土地(见图)。这些行为涉嫌违反《临沧市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

    时间:07-14
  • 谁解除了孩子的未成年人模式?(金台视线)

      “孩子今年读初二,我特意在多个手机应用上开启未成年人模式。但没过几天,孩子就找到了‘窍门’:卸载软件后,用家里老人的身份信息重新注册,或者干脆和同学在别处租用成年人账号……”山西太原市...

    时间:07-14
  • 广东推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广州7月13日电 (记者罗艾桦)近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广东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积极发挥媒体在...

    时间:07-14
  •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本报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王昊男)日前,《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建成科学基础大模型。  行动计划描绘了未来3年北...

    时间:07-14
  • 马登云:在担架上指挥战斗(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马登云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马登云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烈士陵园,前来瞻仰的市民宋女士通过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看到民和籍抗日英烈马登云的事...

    时间:07-14
  • 塑造银幕形象 讴歌时代精神(回信背后的故事)

      张良出演电影《董存瑞》。">  张良出演电影《董存瑞》。  陶玉玲(左二)参演电影《炮兵少校》。">  陶玉玲(左二)参演电影《炮兵少校》。  肖桂云(右一)在电影《七·七事变》拍摄现场。">...

    时间:07-14
  • “好好吃饭”,叮嘱里藏着教育真谛(金台随笔)

      教育的未来,需要更好兼顾成绩与成长、知识与生活,真正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让成长成为一场学会担当、学会关爱的美好旅程    “熬夜加班的时候,别总拿泡面凑合……工作压力再大,学习...

    时间:07-14
  • 一粒种子背后的价值追求(暖闻热评)

      【关键词】非洲稻米  【事件】“袁老师,您的种子在冈比亚生根了,我们不再挨饿了。”前不久,曾受教于袁隆平团队的非洲农民穆萨,带着丰收的新米来到袁老墓前悼念。不少人因这袋1.2万公里外的...

    时间:07-14
  • “三兔共耳”的文化启示(评论员观察)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尤需文化的引领和滋养,尤需以文明交流互鉴凝聚起和平发展的正向力量    三只兔子竞相追逐,两两共用一耳,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独特造型。这个名为“三兔共耳”的图...

    时间:07-14
  • 把科研做在生产线上(人民时评)

      人才带动技术创新,技术开拓市场,市场反哺人才培养,这样的正向反馈,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了新的人才“蓄水池”    当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时速跨越山川湖海,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