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急难愁盼(权威发布)

2025-07-17 08: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即第二期三年行动,以下简称《方案》)。7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第一期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国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累计164.8万人,就业率提高了4.8个百分点。”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李东梅说,残疾人就业难、就业不稳定、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为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权益,有必要滚动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

  《方案》围绕4个方面共提出13项政策举措,提出实施十大行动,还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促进残疾人就业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为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和信息保障。

  优化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

  “第二期三年行动的重点就是把‘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既要解决‘有没有岗位’的问题,又要解决‘适不适合’‘稳不稳定’的问题。”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任占斌说。

  如何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提质增效?《方案》提出了不少接地气的措施:

  在服务内容上更加突出个性化。《方案》提出,完善部门间残疾人大学生信息交换机制,按规定推进信息交换共享,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在服务方式上更加突出多元化。《方案》要求,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区深入开展区域性就业创业工作协商与合作,定期举办区域性残疾人就业服务交流活动。支持有关地方为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开展全链式融合就业服务。

  在服务效能上更加突出兜底功能。《方案》明确,市辖区和残疾人较多的县(市)应至少设立一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依规纠治侵害残疾人就业权益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方案还特别关注了残疾人群体中的就业特别困难群体。比如针对孤独症患者,就提出了‘支持有关地方为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开展全链式融合就业服务’。”任占斌说。

  帮扶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

  当前,我国有将近80%的持证残疾人生活在农村地区。解决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是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我们密切关注低收入残疾人群体生活状况,强化关心关爱、做好监测帮扶,防止特殊困难残疾人群体返贫致贫;另一方面,对其中相当数量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意愿的农村残疾人,积极开展产业、就业帮扶,引导他们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说。

  《方案》提出,实施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唐珂介绍了三方面具体举措:“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的帮扶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残疾人,落实好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帮扶措施;引导农村残疾人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乡村产业发展项目,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农户提供便捷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引导乡村工匠吸收带动有意愿的残疾人学习技能技艺,鼓励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到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条,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促进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通过劳动获取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很多残疾人期盼的事情。任占斌介绍,“十四五”期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同全国妇联等五部门发起了“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带动居家就业超过15000人,帮助了一大批残疾妇女通过指尖技艺实现就业增收。

  《方案》提出,有条件的市(地、州、盟)可设立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和扶持政策范围,并提供必要的便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运东来说:“支持企业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鼓励残疾人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拓宽残疾人市场化就业渠道。健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支持体系,推行高效办结创业‘一件事’,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负责人郭启民表示,下一步将发展“互联网+”残疾人居家就业模式,帮助更多残疾人通过就业实现自身价值,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分享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7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田长治 产业兴

      在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东安村,王娟惠在巡田。  陈 聪摄">  在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东安村,王娟惠在巡田。  陈 聪摄  在吉林省梨树县八里庙村的农田里,无人机在喷施叶面肥。  卢旭冬摄">...

    时间:07-18
  • 农民身边有了金融助理员(财经眼)

      周宁农信联社两名金融助理员(左一、左二)在林场查看经济作物生长情况。  徐一芳摄">  周宁农信联社两名金融助理员(左一、左二)在林场查看经济作物生长情况。  徐一芳摄  黄晓婷(左)在盛世...

    时间:07-18
  • 完善促进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体制机制(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主动力,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消费领域新增长点加速壮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但...

    时间:07-18
  • “不带枪出去,也要带情报回来”(时空对话)

      孙洪秀敬礼。  本报记者 祝佳祺摄">  孙洪秀敬礼。  本报记者 祝佳祺摄  孙洪秀向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官兵分享战斗故事。  唐明洋摄">  孙洪秀向武警广西总队百色支队官兵分享...

    时间:07-18
  • 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生态受益地向生态保护地给予补偿的激励性制度安排,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强调“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激发全流域参与生态保护的...

    时间:07-18
  • 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获悉: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利润总额1.4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在稳经济中勇挑大梁。  创新能力...

    时间:07-18
  • 因地制宜,催生转型发展新动能(经济聚焦·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型经济的重要载体。为反...

    时间:07-18
  • 一场延续七十余年的考古接力(赓续历史文脉·考古故事)

      盘龙城遗址小嘴发掘区航拍图。  武汉大学考古队供图">  盘龙城遗址小嘴发掘区航拍图。  武汉大学考古队供图  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右一)带领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  武汉大学考古队供...

    时间:07-18
  • “开放的中国不断续写同各方互利共赢的成功故事”

      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和国际经贸合作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全球发展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各国人民求和平、促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近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与中国国际...

    时间:07-18
  • 铭记历史 面向未来

      盛夏的北京,晴空万里,位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肃穆。  7月17日上午,来自112个驻华使馆、10个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共同参观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