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网格吹哨协调各方,怎么回应的?(干部状态新观察·走进一线探作风)

2025-08-18 08:5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陶安小区5号楼线缆改造前后实景。

  华阳路街道供图

">

  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陶安小区5号楼线缆改造前后实景。
  华阳路街道供图

  半年前,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陶家宅居民区陶安小区居民袁菊俊出门散步。小区里,新铺的路面平整,一旁的垃圾箱房干净整洁,楼栋外立面泛着新漆的光泽。虽然是20世纪90年代的老公房,小区却闹中取静,居民生活也很方便。

  视线顺着枝叶向上,却被一团横七竖八的黑线“绊住”。这些“蛛网”粗细不一、盘绕交错,从电线杆攀到楼体,把蓝天切成零碎的几片。周围的景致越是整洁,这悬在半空的“蛛网”就越显得突兀,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团乱线,也渐渐成了整个小区居民的“心病”。

  社区干部也想解决,可线缆涉及电力、通信、公安、广电等多个部门,每一根线都有自己的“主人”,每家单位也都有各自的规划。没有一个统一平台把大家拉到一张桌子前,谁也不能替别人拍板。

  “以前我们挨个打电话,请他们来实地看。好不容易人来了,A单位说这段线归B单位管,B单位说要等C单位的进一步规划,各个单位难以达成一致方案。一圈下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陶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必赟说,“时间、精力都耗在了来回协调上,问题却跟线缆一样依旧悬空。”这种碎片化治理,让陶安小区的“蛛网之困”一拖就是好几年。

  借上海推进城运网格、警务网格、综治网格、党建网格等“多格合一”的契机,华阳路街道将陶安小区悬空线缆问题作为试点进行探路。今年3月,依托“多格合一”的工作机制,陶安小区所在的华阳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站站长龚涛,试着第一次“吹哨”召集。他没像以往那样一一打电话,协商会议时间,而是直接发出会议通知。不过龚涛心里也有些打鼓:真能一次把人都叫齐吗?

  结果出乎意料。通知发出去没多久,确认回复一条接一条。当天,各个部门不仅悉数到场,还派来了“说话管用”的负责人——区房管局、区公安分局、供电公司、三大通信运营商,以及街道管理办、城运中心、居民区、物业公司、业委会代表,齐刷刷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前。

  这一回,为何各方配合得这么快?有了“多格合一”机制,会议由“高位推动”是主要原因。在长宁区,这并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人情帮忙”,而是制度上已经写明白的协作模式:网格一声“吹哨”,相关部门就必须跟进。各家单位也有自己的想法:老旧小区线缆乱、投诉多、维修难是普遍问题,一次到场,把结解开了,还顺便学到一套能复制到别的小区的办法。算下来,不光解决了眼前的麻烦,还省了今后的力气。

  会议一开场,桌面上摊开的,是线缆走向图、改造方案草稿、每栋楼的“蛛网”照片……过去这些信息要在不同部门之间传来传去,如今指着图纸讨论:这段是电力的,那段是通信的,哪一根可以剪掉、哪一根必须入管,清清楚楚。

  分歧难免,比如埋管的走向会不会影响别的设施,入管的时间怎么配合施工周期。但因为人都在现场,当面就能商量妥,不必像以前那样“等文件”“等复函”。朱必赟的角色也从过去的求助者,转变为更有底气的协调员。他可以依据网格会议的决定,直接与施工方或有关方面对接,监督工程进度。

  速度肉眼可见地快了起来。3月初第一次“吹哨”,3月末就启动施工,5月正式收尾。“不是简单理顺线网,而是把各方的协作模式也理顺了。”龚涛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多头问题,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合力去解决。

  做网格站站长之前,龚涛在街道城运中心负责12345市民热线,工作就像一场“接力赛”:投诉来了,他去找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总在被动应对。现在不同了,他成了网格里的“前哨兵”,主动发现问题、提前处置,往往在被投诉之前就把事办妥。

  每天上午,龚涛都会骑着一辆电瓶车,绕着0.67平方公里的网格转一圈。这里既有产业园区,也有历史风貌街区,还有新旧居民区,问题五花八门:沿街商铺门口的共享单车乱停了,居民楼外墙的落水管漏水了……他随手拍下照片,直接发给负责部门,“谁的事谁处理”,不用层层传递。

  华阳路街道作为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基层干部的看家本领就是用“铁脚板”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大走访。过去,基层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得一层层往上报,碰上涉及多部门的,还得一遍遍解释背景。现在,他们把这些问题转给龚涛,由他带到“双周例会”上集中“会诊”,当场商议,责任人、解决方案、时间表一一明确。

  站长一“吹哨”就要集结,双周一次例会,会不会增加基层负担?龚涛说:“基层干部乐意来,这是解决问题的会。开这个会,不是给基层派单,而是听社区反馈问题,大家的积极性自然就不一样了。”

  “现在我们敢于直面难题了,因为背后有‘一张网’在支撑,这张网的连接点就在综合网格。”朱必赟说,“从推不动到办得成,从疲于奔命到游刃有余,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可以回归服务居民的本职,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8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习语|“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时间:08-19
  • 9月起江苏省免收高速救援拖车吊车费

      本报南京8月18日电 (记者白光迪)近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发布《关于车辆救援服务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9月起,江苏免收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服务拖车、吊车...

    时间:08-19
  • 帮助新就业群体提升技能(稳就业在行动)

      “高脚杯非常容易碎,得先用气泡膜裹起来,再用气柱塞满包裹两侧……”晚上7点,江西赣州瑞金市新就业群体职业能力提升平台,快递打包技巧课程准时开讲,授课老师邓冰发给新入学的快递员演示完高脚杯...

    时间:08-19
  • 职工干事创业更有精气神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是什么?”  看着手机上弹出的题目,黑龙江省设计集团职工薛琳经过短暂思索,选出了答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薛琳经常和同事们打开“黑龙江...

    时间:08-19
  • 任光:硝烟中屹立的“民族号手”(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任光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任光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梧桐掩映的上海市衡山路811号——《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纪念馆(百代小楼)内,回荡着慷慨激昂的抗战歌曲。参观者肃立瞻仰...

    时间:08-19
  • “问题带回去研究”,后来推进了吗?(干部状态新观察·走进一线探作风)

      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镇干部(右一)到该镇镜湖社区居民家中了解情况。  王民达摄">  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镇干部(右一)到该镇镜湖社区居民家中了解情况。  王民达摄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

    时间:08-19
  • “东极渔民的壮举将被永远铭记和传颂”(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我父亲总是说,渔民们是英雄。他说,如果没有中国渔民,他就活不下来,也就不会有我了。全世界都应该知道,这些渔民是伟大的英雄。”“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丹尼斯·维尼近日在接...

    时间:08-19
  • 跨越一甲子 逐梦向未来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载栉风沐雨,60载万象更新。  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利,实现了西藏...

    时间:08-19
  • 持之以恒“做对的事”(和音)

      坚持“做对的事”,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扬起合作共赢的风帆,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大国形象,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近期,多家国际民调机构调查显示,全球公众对...

    时间:08-19
  • 以法治畅通信用修复之门(人民时评)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用法治的智慧破解难题,才能收获惩戒失信、激励守信、保护创新、促进发展的多赢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对企业而言,良好的信用是一张重要名片。  近年来,我国社...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