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呈现“五个新”

2025-09-20 10:08:00

来源:光明日报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在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5年,经过不懈努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黄润秋用“五个新”来概括“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开展排污口的“查、测、溯、治”,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到90%和93.3%。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基本完成132个重点县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溯源。

二是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亿吨的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者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启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三是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新进展。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30%。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共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都得到有效保护。

四是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十四五”以来组织开展了8批次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移交责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基本建立了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五是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担当。继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启动并运行“昆明基金”,有效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

展望“十五五”,黄润秋表示,要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一是地域范围“全覆盖”。二是环境要素“全打通”。三是发展方式“全转型”。四是治理能力“全提升”。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能力的短板,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等“组合拳”。

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黄润秋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围绕以高水平保护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涉及标准规范、精准监管、环评改革、市场机制、绿色金融等,积极培育和壮大绿色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全面落实分区管控制度,严把高排放、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将环评审批权限上收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实施台账式管理。“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的环评数量不断增加,2025年上半年两项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

在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健全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完成32项排放标准的制修订,以环境标准提升引领重点行业的绿色化改造、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更新,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此外,我国积极引领全球环境治理,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中国发起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中国也始终发挥着稳定器、推动者、行动派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在应对全球塑料污染谈判中,中国致力于搭建桥梁、弥合分歧,积极提出建设性方案。

“过去10年,我们向多个国家提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及标准规范,帮助他们完成清洁低碳转型。”郭芳说,今后,中国将继续秉持全球治理倡议理念,与各方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 本报记者 张 胜)

  • 相关阅读
  • 说法|明晰司法裁判标准 治理网购“退货难”

    在《说法》栏目此前针对平台经济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案例的线索征集中,有一类问题被消费者广泛反映,那就是网购退货难问题。有的商家面对七天无理由退货要求,以“产品被拆封”“产品被激活”等为由拒绝;有的商家以“产品...

    时间:09-21
  • 以公益诉讼之力 护滇西抗战荣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滇西抗战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近日,人民网记者探访云南省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的“滇西抗战”文物和遗址、遗...

    时间:09-21
  • 河南郑州:超五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审调撤

    本报讯 (记者 刘熠博 通讯员 付加才)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郑州法院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白皮书(2023年1月-2025年6月)》(以下简称白皮书),对郑州法院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基本情况、建设工程合同矛盾...

    时间:09-21
  • 杭州知产:八年来审结知产案件2.4万余件

    本报讯 (记者 余建华 通讯员 滕腾)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八周年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杭州知识产权法庭八周年运行报告(2017年9月-2025年9月)》及《杭州法院服务保障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时间:09-21
  • “我们养的是鱼,法院救的是企业的命”

    检修设备、清除水草、增放鱼苗……进入秋季,安徽省六安市华润科技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养殖公司)的邬老板每天带领员工忙碌在鱼塘周边,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在这个标准化养殖基地重现。谁能想到,不久前,华润养殖公司还处...

    时间:09-21
  • 宁夏:多部门共筑生态保护屏障

    本报讯 (记者 马荣)9月18日,一场以“凝聚法治力量,筑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司法屏障”为主题的环境资源审判理论与实务座谈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学教育中心召开。宁夏回族自...

    时间:09-21
  • 3500亩海蛏保住了

    初秋时节,暑气未消,海风裹挟着湿润气息扑面而来。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云龙村的黑沙姆滩涂上,村民们挑着竹篓赶海收蛏。泥滩中,一颗颗“黑宝石”被挖出。简单冲洗后,一筐筐壳色光亮、肉质饱满的海蛏被装上货车运往各地。...

    时间:09-21
  • 飘着“机油味”的法治课成了“香饽饽”

    初秋的江西新余,阳光炙烤着大地,蝉鸣声此起彼伏。伴随着一阵凉风吹来,一辆警车停在了新余某纺织公司的厂房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李金花拿着一叠讲稿走了出来。“终于盼到李法官来了,大家已在会议室...

    时间:09-21
  • 河北邢台:宠物产业博览会上觅商机

    9月20日,观众在宠物产业博览会上与宠物猫互动。第七届中国·南和宠物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宠物产业国际链博会9月19日至9月21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太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吸引了4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商户参展。新华社记者 王晓 ...

    时间:09-21
  • 周末戏相逢 免费享盛宴

    9月20日在福州西湖公园拍摄的“周末戏相逢”公益性演出活动现场。9月20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周末戏相逢”公益性演出活动在福州西湖公园金鳞小苑举办。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1】【2】【3】【4】 ...

    时间:09-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