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前,商州区沙河子镇上的书法家们来到集市,为群众义务写春联。(记者 贾书章 摄)
本网讯 (肖云 李亮)腊月二十三日,记者在市汽车站、火车站以及客都、家都等大型购物商场看到,这些场所的人流量明显增多,外乡人回家过年,城里人准备年货,滚滚的年味扑面而来。而这个味儿,比往年则多了一份理性、绿色、健康、现代。
吃喝不愁了,更在意家人的团聚
市老年艺术大学的学员雷晓东,是典型的50后。在她的印象中,以前过年买肉,大家都抢着买肥的,因为肥肉油厚,可以把油弄下熬萝卜汤,肉还可以切片再炒一盘,这样不仅有肉吃,还能省下买油的钱。现在买肉,多数人都挑瘦的,不但好吃脂肪也不高。“这几天,在大街上看到熟人,问年货办得咋样了,人家都笑呢,说有啥办的?现在天天都像过年哩。”雷阿姨感慨地说。
雷阿姨告诉记者,现在日子过好了,吃穿都不用愁了,过年更多的不是想着吃啥、穿啥,在她心里,过年能和家人团聚才是最重要的。她说,身边有好多朋友图方便,都去饭店订年饭,但是她从来不在外面包饭,一直坚持在家做,一来能省点钱,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和家人一起做饭的乐趣,她觉得这样年味才不会淡下去。
劝酒更理性,健康又安全
在市里做药品代理工作,经常走南闯北的徐哥说,这几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们看待过年更理性了。以前腊月里,很多人就开始准备年货,什么都买,特别是蔬菜水果,一买就是一大堆,年过结束都吃不完,烂了就只好扔,太浪费了。现在买东西都方便的很,大家也不用屯货了,年前适量买点,不够了随时去买新鲜的。团年饭也比往年简单清淡了,大鱼大肉少了,绿色营养的菜多了,又健康又省功夫。“最重要的是劝酒的现象少了。以前正月里给别人送货,遇上热情好客的人家了,非得留着喝一顿,喝吧,开车不安全,不喝吧,主人又热情的不得了,真是为难的很。现在农村的人思想也开明了,知道醉酒驾车要判刑,不像以前那样劝酒了,有的还劝我少喝点。”徐哥强调道。
旅游过年,正在兴起的时尚
在市里上班的单身青年小李,早和朋友商量好去澳门旅游过年。半个月前,她就把签证办了下来。“平时上班忙,哪有时间旅游啊,过年好不容易放几天假,肯定要好好利用一下。趁着现在还没结婚,没什么负担,到处走走,放松放松,能增长见识,也算是一种比较时尚的过年方式吧”。
小夫妻的新年心愿
家住柞水县桃园小区的王女士,去年喜得贵子。她称这两年朋友们都会“玩”了,不再像以前不是在家看春晚,就是打牌喝酒,有的朋友吃完年夜饭,会约几个人一起唱歌、跳舞。
邻居小陈一家人还会开车去西安看夜景。“要不是娃小得带娃,我早就和他们一样出去玩了!”朋友们的“潇洒”,让王女士羡慕不已。她说,等娃大点了,也买辆车,和老公一起到处逛逛,过个“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