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商洛市三届人大代表李胜前
商洛日报讯(郝文瑜)在商南,有一个托着农民增收希望、架起通向幸福金桥的商洛市首个荣获国家驰名商标的民营企业——商洛市朝阳集团。作为朝阳集团掌门人李胜前,是商洛市三届人大代表、商南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军人出身的他,骨子里始终把农民的微笑、大地的丰收作为人生永恒追求。
创业就是为了农民增收
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他,看到当地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植物油料资源丰富,可是农民仅仅把这些原料廉价卖掉、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生活依然很艰辛。作为人大代表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农民富起来、笑起来。2005年10月,他创办了集绿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朝阳集团。投资1.2亿元,在商南县城建起了金丝源食用油加工厂。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公司为种植大户提供花生良种补助和肥料补助,减轻了种植户的费用和成本。为了提高单产,为农户免费提供全程技术培训和服务,免费提供地膜和覆膜机,大力推广花生地膜覆盖种植。为了坚定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信心,化解生产风险,公司采取“订单”经营,以保护价收购花生和核桃农产品,不让农户受损失。通过集约式经营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直接带动当地种植户人均增收1600多元。农民笑了,公司赢了。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奉献就是为了回报社会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是社会和广大农民支持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我们盈利了,该是奉献社会的时候了”,这是李胜前常说的话,也是常做的事。他先后投入300多万元,修路15公里,修建便民桥11座,方便了群众出行;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一座可容纳500多名儿童的高标准幼儿园,大大缓解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先后投入80多万元,帮助200多名困难家庭和五保户,让爱心在奉献中升华。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他一次性向灾区捐款30万元。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他交纳“特殊党费”10万元用于赈灾,体现出一个党员的博大胸怀。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不能因贫使学业半途而废,影响前程。从2007年开始,他在集团公司内部开展了爱心助学活动,对公司贫困员工的子女给予一定的现金补助。2013年8月,朝阳集团开展了资助百名大学生活动,一次性拿出25万元,帮助126名贫困生顺利入学。截至目前,公司先后出资105万元,资助了500多名贫困大学生。他用奋斗的成果回报社会,用朝阳般的光辉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履职就是为了兑现承诺
“我是选民所选就要为选民代言,受选民监督。”作为人大代表,他不仅尽职尽责的发挥代表作用,还勇于为民代言,善于为民办事,兑现履职为民的承诺。他时刻把选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联系群众,经常走访选民,掌握民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表达群众意愿,当好人民的代言人。他先后在市、县人代会上参与提出了《关于协调铁路部门迁建商南火车站货运煤场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等,这些意见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实现了为民履职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