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单的上学路

王田丹和她的小床

课间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才有的纯真笑容

放学后三个寄宿的孩子倚在宿舍门口
商洛日报讯(文\图 记者 肖云 王倩)2月24日,记者经过近一小时的颠簸,到达了商州区夜村镇两水寺村的两水寺村联办小学。
据王景文校长介绍,该校是一个由两水寺、洞底、庙坪,大、小南歧等6个村合办的小学,学校共有14名老师141名学生,其中有61名学生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看的留守儿童。有些孩子回家很远,要走十几里的山路,为了方便上学,学校专门为这些路远的孩子设置了简易宿舍。6岁的王田丹和姐姐就寄住在学校,她上学前班,姐姐上二年级,她告诉记者,床上的被子是她自己叠的,有时,姐姐和老师会帮她穿衣服,她们家住北家岭村,据老师说这是离学校最远的一个村,路很难走,有的地方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行。周五下午,她常常和姐姐一起步行回去过周末,大概得走2个小时才能到家。
一年级的舒志华是个不爱说话的小男生,老师称,他家住在离这儿5里远的西沟河,他的妈妈跟别人跑了,爸爸在外面打工,平时只有爷爷照顾他。扎两个小辫子的小女孩舒佳怡比其他孩子要活泼点,记者说要给她照相,她马上站好,对着镜头露出甜甜的微笑,也许她比别的孩子能幸福点,因为她家就在学校附近,父母也没有外出。10岁的于向东家住丹水沟,才上一年级的他年纪偏大了点,老师解释称,他的父母有些智障,平时主要靠80多岁的爷爷照看着,“他上课很少发言,下课也不和别的学生玩,性格有些孤僻,老师平时对他更照顾些。”
采访过程中,王校长表示出了他的担忧,他说,现在山村孩子虽然多数不缺吃穿,但由于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虽在家,在日常行为上没有培养和教导孩子的意识。在学习上,有的父母因文化素质偏低无力指导,有的父母放任自流,觉得这都是老师的事。在生活上,疏于对孩子心理的关怀,只要没冻着饿着就好,导致一些孩子任性放纵,小小年纪就喝酒抽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考虑后果。
离开两水寺小学时,镜头里那一双双纯真、渴望、深邃或许带着点沉重的眼睛始终让人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