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着母亲休息的时候,文忠赶紧洗尿布。

给母亲喂水
商洛日报讯(文/图 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宁新亚)“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商州区三岔河镇三岔河村,18岁少年文忠用8年时间,无微不至地照顾植物人母亲,牺牲了自己的学业和青春,终于换来了母亲依稀的语言。一时间,成了邻里之间互相传送的佳话:“朱棉花会说话了,多亏了她的二娃文忠,才十几岁的娃真孝顺,要在以前能上孝书了。”
幸福家庭突遭不幸
阳春三月,樱花烂漫,柳絮纷飞。在三岔河村的正中心,有一户人家,三层高大的楼房静悄悄地矗立在绿树掩映之中,依稀有古朴之感,可见昔日的殷实。院子正中,一棵盛开的樱花树下,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正在树下一个大红盆里搓洗衣服。村民告诉记者,这位少年就是记者要采访的文忠。
得知记者采访,文忠憨厚地笑了笑,随即将记者迎进屋子。偌大的客厅有些凌乱,文忠的堂哥文刚见来了客人,急忙收拾茶几上的饭碗。文忠稍微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就独自进里面的房间去给母亲穿衣服去了,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说起文忠照顾母亲的事迹,文刚感慨地告诉记者:“文忠这几年确实不容易,八年了,他一直照顾婶婶,也算婶婶有福,要不然这个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样。文忠本来很开朗,自从母亲出事后,他很少出门,即使商州城也很少去,与人打交道也很少,因此显得有些寡言少语。”
说起文忠的母亲朱棉花,在上世纪90年代,可谓是商州著名的女企业家,还是区人大代表。那时,朱棉花和爱人文新军白手起家,在老家的山上开办了一座蓝田玉矿山。由于朱棉花干练泼辣,有胆有识,夫妇俩搞原料开采,又开办车间搞深加工,还在蓝田县开了一间玉石工艺品门市部,生意做得有声有色,颇有影响。三个儿女也都在上学,幸福的家庭引来不少人的羡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事业发展进入轨道,全家沉浸在幸福之中时,不幸悄悄降临了。2006年的一天傍晚,朱棉花骑着摩托车在给蓝田玉石店送玉石的途中,发生了车祸。当时,家人还以为朱棉花出去玩去了,可是直到晚上12点还不见朱棉花,家人开始着急了,四处寻找,在蓝田县城郊区的一条公路旁边发现了躺在地上的朱棉花。在蓝田玉石店的亲戚赶紧将朱棉花送到了唐都医院。当时,医生告诉文新军,朱棉花大概20天左右就可以醒过来。可是,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朱棉花依旧躺在床上不言不语。此时,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朱棉花成了植物人。无奈之下,不放弃的文新军前前后后花了几十万元,跑遍了各大医院,只为朱棉花能重新站立起来,只是一切都没法改变。文新军告诉记者,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妻子朱棉花是怎么发生车祸的,是被大车撞了还是自己骑车不小心摔了,这一切只有等朱棉花彻底恢复记忆的那一天才能揭晓!
全天候的护理员
母亲出事了,当时只有十多岁的文忠突然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上有两个耄耋老人,下有三个儿女,还得面对吃喝拉撒蜷在床上的爱人,此时的文新军焦头烂额。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文忠的哥哥、姐姐选择了出门打工,补贴家用。正在上初中的文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默默地主动分担起了父亲的工作。每天上午放学他便给母亲喂药喂饭,洗锅刷灶。晚上重复上午照顾母亲的工作后,才开始做作业。有时候,母亲半夜还要吃饭,他也不顾寒冷,起床烧灶,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