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眈宏在为学生授课

各类奖项
商洛日报讯(文/图 记者 李敏 杨鑫)从小爱好科技研究、发明创造,走上工作岗位后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爱好。在16年教学生涯里,他先后创造的小发明、小制作(教具)等共计154件,获奖200余次。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科研的爱好也让学校重视起了科研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他就是丹凤县商镇中学教师周眈宏,也是全校师生嘴里津津乐道的“周迪生”。
从小热爱发明创造
今年38岁的周眈宏是丹凤县商镇中学科学和政治课老师。年少时受父亲在农械厂工作的影响,学生时代他就喜欢捣鼓一些东西,动手能力很强。1991年,上初一的他得知丹凤县举办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他就报送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方便报夹》参赛,后来在比赛中获奖。得奖之后,他发现发明创造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行,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有一次他在路上看到当时很盛行的弯杠自行车,因为前边不能坐小孩,很多家长都把孩子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小孩睡着了家长都不知道,很容易导致小孩摔倒,看到这种情况,他就自己研究设计了一种能放置在弯杠上的移动座架,这件作品当时获得了省上的三等奖。
要搞发明创造,势必会占据很多的业余时间,有时候连家庭也照顾不到。去年12月份,因为要为第29届陕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准备参赛作品,周末两天,周眈宏带着学生在学校赶着创作,自己8岁的女儿感冒发高烧他都没能回家照料,这让家里的老人和妻子对他很是不满,父母对他说作品重要娃也重要,不能连娃都不管了,这让他流下了愧疚的泪水。好在后来,家里人看到他对发明创造有这么大的兴趣,对学生也有帮助,也慢慢理解了他,这让他很感激。
他说,“家里人的支持无疑是我的坚强后盾,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争取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我的愿望。”
带动全校师生爱好发明创造
这些年来,在周眈宏的影响下,全校师生对小发明、小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还专门为学校的科技活动提供经费保障,科技实践活动已经成为该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常规活动。
和周眈宏一起共事的历史老师刘龙生告诉我们,看到周眈宏搞的小发明很有意思,自己对发明创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年,刘龙生在周眈宏的指导下,发明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学生夜光服》,这让他很自豪。
“在我眼里,周眈宏是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创新的人,他的这些小发明都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很多东西都很实用,也激发了学校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在做功课时更加开动大脑进行思考,对老师来说,能激发出教学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这都有促进作用。”
商镇中学物理老师王平表示,周眈宏还是学校的科技辅导员,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搞好自己本身教学的同时,周眈宏经常去听自己的物理课,有一次自己讲重力,说到不规则物体怎么确定重心的时候,课本上提到了用悬挂法,听他课的周眈宏受这一节课的启发,制作了一个“几何综合仪”教具。制作成功后,学校老师试用后都觉得这一教具可以抵好几个教具用,很方便。后来,“几何综合仪”还获得了商洛市教具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