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洛日报讯(文/图 记者 李 亮)“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好解板,我长高来好挽卷。”提到香椿,很多人会联想起儿时常说的这句顺口溜,更会联想起一个场景,某一年的除夕,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站在椿树前,祈祷着自己能长高一些,那时总以为这样做了,椿树爷爷就会保佑自己长得高一些。这是椿树对于人们的期待。现如今,社会发展了,很多人不再把期待给椿树,关于这样的流传也渐渐少了,但是在人们可以把各种美食当成家常便饭的时代,香椿却不知不觉成为众多人的挚爱。又是一年香椿香,不知你的桌子上是否备上了香椿?
寻遍多处买香椿
“以前觉得很难接受那种味道,从未尝试过,现在觉得怎么有这么好吃的东西”。4月16日,记者在街头见到王丽时,她正蹲在一个摊位前与卖香椿的人说着自己与香椿的事。王丽自小生在农村,家里的地边上长有一棵香椿树,从记事起,每到春天,家里就只有两样菜,萝卜丝和香椿。萝卜丝是家里常吃的,过完年,母亲就早早地把萝卜切成丝,晒干,吃的时候再把它用开水一泡,放点调料就成了一道美味的菜。而香椿跟萝卜丝一样,吃时用开水一烫,调料一腌,就成了最方便的菜。王丽记得,那时候母亲一把香椿采摘回来,她就哭着闹着让母亲拿远,她觉得那味道臭,实际上她从来没尝过。母亲因为宠爱她,在几次劝说让她试吃失败后,便不再强求她。所以直到今年她一次都没有吃过香椿。
上周末,她和家人一起去山里游玩,在农家乐吃饭时,丈夫又点了这道菜,还告诉她那家农家乐香椿做的最好,香椿怎样有营养之类的话,在丈夫的鼓励下,已经开始注重健康饮食的她,试着品尝了一口凉拌香椿。这一吃打破了她多年对香椿的看法。“不臭啊,为什么一点都不臭,味道这么独特。”王丽感叹道。回家后的几天,她几次三番地去街头寻找,东关菜市场、团结路,凡是有可能卖香椿的地方都找了,但由于一直下雨,她去的时候又都在下午,几天来她一直没买到。4月16日,她仍是惦念着那份香椿香,早上一下班,就到处寻找了,终于在一个摊位前,看到了几把香椿,虽然所剩无几,但对她来讲,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了。“晚上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王丽说。
多种吃法诱人鼻
张小萍是地道的山阳人,今年五十多岁的她是一位业余的美食家,平时研究各种家常菜,做出来的菜令品尝者赞不绝口。“人家做出来的菜只菜色和味道就让人垂涎三尺,更关键的在于她把一个看似单一的菜能做出几十种不同的口味。”邻居这样评价她。
单说香椿,她通常做的就有腌香椿、香椿炒鸡蛋、香椿竹笋、香椿拌豆腐、烙香椿饼、香椿包子等多种花样。“家里人最喜欢的还是腌香椿了。”她说。熬一锅稠糊汤,腌一盘香椿,是家里人的最爱。
虽说大多数人都会腌香椿,但若腌不好,色泽、口感都有影响,张小萍就有自己的一套腌制方法。先将晾好的香椿芽撒上精盐,细细揉搓,揉至有些萎蔫时将其装到缸内,塑料缸容易串味,一般要装至陶瓷缸内。装的时候可适量撒些盐,要注意放盐的均匀度,同时应加入少许酒、醋和红糖。酒醋糖可通过搅拌混合使用,蘸少量喷洒即可,其作用主要是加速腌制,使腌好的香椿更入味。待一段时间过后,将其拿出品尝,可发现香椿始终保持着鲜香嫩的口味。“这套做法还是一个山东人教的。”张小萍微微一笑,因她平时就喜欢关注美食,一次去外地旅游时,吃到人家腌制的香椿,觉得味道极好,便请人家支招,回家后就尝试了这一套腌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