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包子也是多数人的喜爱。”将香椿烫好,与鸡蛋一起包成包子,也是很多人的喜爱。香椿包子外面少有卖的,必须得放在自家做。“我娃平时就爱吃粉条包子,有一次我试着包了个香椿陷的,他一下子吃了4个。”市民王大妈说。
记者了解到,香椿之所以受很多人欢迎一是香椿有一种独特强烈的香味,吃起来清脆爽口,味美,口感好;其二可能与季节有关系,二三月间气候干燥,有些闷热,人的食欲大大削弱,厌食,总想吃些清淡、凉爽、开胃的菜蔬。而凉拌香椿正好符合了这样的条件。
香椿采摘成乐趣
春天,本是适合出游的季节,人们乐于在闲余时间带上家人和朋友出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但由于时间紧,假期不多,常逛的景点就几个,所以旅游爱好者便越来越偏向乡村游,摘草莓、摘樱桃总是有不同的借口去乡村溜上一把,感受农人的乐趣。时下,正是香椿采摘的好时机,便有不少游客走近大山,去享受采摘香椿的乐趣,在丹凤县某企业上班的陈一安就是其中一位。
4月12日,陈一安叫上了两个好友,分别带了自己家里人,一同去了丹凤县寺坪镇的山上采摘香椿。他是去年路过这里时看到了香椿树,趁着周末,刚好和家人好友出来游玩,顺便摘点香椿。出门前,好友还调侃他,现在的香椿树已成稀罕,恐怕他认错了,把别的树认成了香椿吧。所以,只有他自己做好了采摘的准备。
经过近1个小时的周折,他才寻到了曾经的那一棵香椿树,没想到椿树给他面子,长了很多嫩芽,一行人一看乐了,妻儿都高兴地让他去采摘一些。看着他爬树,采摘的兴奋劲,曾调侃他的好友着急地在一旁催促他下来,他不明就里,下树之后,才知道好友要跟他换衣服。于是几个男的都相继地上树感受了摘香椿的乐趣。
回家后,几个家里都做了香椿菜,因为香椿新鲜,做出来的菜味道极其鲜美。陈一安的好友打来电话说下周有空继续去摘,他还四处打听了其他有香椿的村镇。“工作了一周都很疲惫,周末到乡村,感受一下新鲜空气,再享受下劳动的果实,心里十分愉悦。”陈一安说。同时,他也建议,若有想去采摘香椿的人,要注意保护树木,上树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香椿伴随人成长
周红燕的娘家在二龙山水库后的一条沟里,常被人称为“野人沟”。自小,香椿就一直陪伴着她。“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来好解板,我长高来好挽卷。”这是她儿时最深的记忆。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过除夕时,只要到香椿树下祈祷,个头就会变高。个头增高了,长大好“挽卷”嫁人。于是,每年过除夕,她就和姐妹们一起到家附近的香椿树下祈祷,希望自己的个头快快长高。稍长高些时,看到大人们每年春天拿着杆子去夹香椿,她们也会一同跟去。母亲总是告诉她,别看香椿难闻,但吃起来味道很好。那时候她还小,觉得什么都很有意思,总想着帮母亲夹一些,母亲总是不让。有一次趁着母亲不在家,她偷偷拉着竹竿到了椿树下,但由于个头太矮,即使踮着脚尖也够不到。再后来,上初中了,她在学校住宿,到周末回家时,她还是念念不忘夹香椿,再三央求下,母亲让她去夹些回来。这时的她个头已经长高了,不用踮起脚尖就能够到香椿了。母亲还笑着说,是椿树保佑的。
等到十几年过后,她回娘家时,想起了自己曾经喜欢夹香椿的经历,问起了母亲,是否附近还有香椿树。母亲告知她还有几棵,她听了非常高兴,似乎找到了曾经失去的记忆一样,带上孩子叫上丈夫,一同来到了香椿树下,夹起了椿芽。由于椿芽已稍显老,很难夹下来,母亲给竹竿上绑了一个镰刀,用手掂了一掂,觉得还算结实,便交给了周红燕。一旁的孩子像当初的她一样,着急的也想夹,她也像当初的母亲一样,心疼自己的女儿,没有让她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