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记者 肖 云 见习记者 陈 琛)凌晨三点,这个城市还在沉睡的时候,丹凤县棣花镇龙王庙村59岁的魏忠启就起身了,匆匆洗漱后,他用扁担挑起头天下午跟老伴采摘的30斤樱桃,就摸黑出了门。魏忠启卖樱桃的地方在商洛市区,要先走5里的老化拖拉机路,再走5里的水泥路,两个小时后坐上最早一班商丹专线,一张车票10元钱,外加两篮子樱桃另收4元钱,再过1个小时,两篮子鲜艳欲滴的樱桃便迅速融入到市区鲜活的早市中。
魏忠启的樱桃都是自家门前几棵树上结的实生樱桃,也是本土的小樱桃,在当地,这种樱桃只能卖到5元一斤,而在市区,价钱就翻了一倍多。魏忠启和老伴是典型的农村留守老人,唯一的孩子常年在外打工,为了补贴家用,他宁愿费些周折把这些樱桃运到市里卖掉,换些零花钱。好在今年樱桃行情不错,基本到下午1点多就能全部卖完。但相比往年,卖樱桃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魏忠启告诉记者,今年天气冷,樱桃普遍减产,五六颗树上大概只结了一百来斤的果子,而这在往年差不多都能结三四百斤。
在百里外的柞水县杏坪镇张家湾村5组,村民陶福荣夫妻这两天也奔波在卖樱桃的路上。他家的樱桃园靠近307省道,约有30多棵樱桃树,想买的人可以自己采摘,也可以直接称已经摘好的新鲜樱桃。老陶家的樱桃分两种,一种是小樱桃,一种是经过嫁接改良后稍大点的樱桃,虽然大樱桃产量稍低,卖相也更好,但老陶就只定了一个价,一斤六七块钱。一样的樱桃,为什么比城里便宜这么多?“我这儿地方偏,人也少,就这个价,买的人都少。”老陶说,以前,他在沟里还有100多棵樱桃树,但是因为离城远,运输不方便,很多樱桃最后都烂在树上了,连本钱都收不回来,无奈之下,他把那些树全部砍掉,只留下了现在这数十棵樱桃树。为了不让树上的樱桃再次烂掉,老陶的老伴每天都提着篮子坐车到人流量较大的凤镇卖,老陶则负责在家里摘樱桃。“家里经济紧,娃还在上大学,卖樱桃收入虽然不多,但好歹能给娃个把月的生活费。”记者了解到,以前,老陶所在的村里也有不少人种樱桃树,种得多,摘樱桃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请工的话,按目前的工价算,一天最少要给工人支付80元钱的工钱,根本不划算,于是,很多人选择出门打工,宁愿让这些樱桃烂在树上。
收购樱桃的舒敏霞说:“我们都是去规模大的樱桃园收购樱桃,这里的樱桃比农村散户的樱桃数量更多,品质更好,虽然农村散户的樱桃批发价更便宜,但是路不方便,太耗油钱,一般都没人愿意去收。”据了解,商洛还没有建成大型的收购加工樱桃作坊,农民的樱桃基本上都是当季销售。“我们很希望樱桃成熟的时候,有人专门来收购外销和加工,给我们的樱桃一个出路”。卖樱桃的吴锁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