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凤找专家,问群众,最后决定建设千亩良种核桃示范园。祖祖辈辈种惯了地的乡亲,还是不情愿接受。于是她和村里一班人跑东家走西家,给大伙儿一一算了经济账。有人不理解她,给她找事儿,毒死她家的狗,偷走她家挂在门口的玉米,砸烂她家的玻璃,她也不当回事儿,把委屈的泪水咽到肚里去,磨破嘴跑断腿也在所不惜,只要群众同意建园。她自己掏钱买了200多本栽植核桃树的书籍,送到各家各户。天天都是天不亮就出门,晚上12点前没进过门,有时忙得一天连一顿饭也顾不上吃。一场感冒没顾上看,落下了气管炎。
她的一番辛苦没有白费。2013年,全村核桃产业收入近5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4000多元。村里有了钱,建学校,打机井,修水坝。她笑着对我说:“建了绿色银行,富了百姓,美了环境,再不给丹江排泥水了,受再大的苦也值呀!”
南水北调颂福音
在商州区黑龙口镇的梁坪村,凤凰山腰一颗老柳树下,是一面岩石,因常年水刷形成一道石溪,石下是一个小水潭,清澈见底,忍不住用手掬了一口,凉冰冰,甜丝丝。潭边野桃花已经绽放,而山顶上残雪还在酣卧,那雪也许还有韩愈当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魂儿在萦绕。而灿烂的桃花也许就是当年刘邦的一段残梦。听村主任说,这块心形石头叫“圆梦神石”。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是从这里入咸阳的,走到这里时,已经是人困马乏了,他下令休息,便爬到小石潭边猛猛喝了几口水,坐在巨石上睡着了。梦里他高坐龙椅,群臣跪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惊醒后,放眼四周,无数山峰环抱,如朝拜之势,他大喜,赶忙向巨石叩拜,说:“巨石啊,若能助吾得天下,定封汝为神石。”后来他成就大业,便封了这“圆梦神石”。
如今,这丹江源头第一村,修通了水泥路,办起了农家乐,家家户户白墙灰瓦,门前小溪绿水环绕,竹林掩映,小桥流水,山清水秀人更美。这里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秦岭美丽乡村”。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游人在山水间陶冶,在当年刘邦的“圆梦神石”上也做一回皇帝梦。
村支书张述正说,这里大都是客家人,爱干净是先祖的遗风。厕所改成了沼气池,路边也装上垃圾箱,家家的污水都自行处理掉,不能倒进丹江河。路、河堤都分段包到户,谁家的河边有垃圾就要处罚谁。一次一个游客把纯净水瓶扔到他家包的河段,被人发现,他自己主动交了罚款。他给我添上水,又说:“我们对丹江像对娃一样爱护,付出的不只是钱,还有情啊。”现在的梁坪村小河边连手大一片废塑料、一片纸,甚至一个烟头也找不到。小河情人般依偎在山脚旁,河里的小鱼在自由自在追逐嬉戏。这里的美是从人的心田里荡漾出来的。
保护好丹江水,任务依然艰巨,丹江沿途棣花、竹林关等镇的污水处理厂必须尽快动工。市领导说:“钱再紧,这些钱也要花。十月调水,不能有半点儿差错。”
再过几个月,商洛的水就到北京了,她将带着老区人民的祝福,带着山区人们的淳朴,带着商洛人的无限向往,去滋润首都人民的心田。远方的朋友来商洛后,会深感徐霞客关于丹江“时浮云已尽,丽日乘空,山岚重叠竞秀,怒流送舟,两岸浓桃艳李,泛光欲舞。出坐船头,不觉仙也!”之记载非虚,此行不虚。正如商洛人都能引吭高歌的《一江清水送北京》里唱的:沿着丹江放眼望,新农村连着北京城。新农村哟炊烟升,南水北调颂福音。城乡同饮一江水,官民相依更相亲,描绘中华腾飞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