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 (见习记者 王 倩)近日,记者在市疾控中心了解到,随着天气转热,我市进入手足口病多发期,五月份以来发病病例较上月有所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发病处于历年常态化。其中农村幼儿发病病例多于城区。
据了解,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在夏季5月至7月比较多发,流行季节在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时间过长、接触患病儿童、个人卫生较差等,都会导致幼儿被感染而得病。“与往年相比,今年病情是散在发生,以点状分布,没有出现集中患病的情况,点状分布以农村儿童居多,所以,应加强农村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主管医师杨兆民说,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伴有咽痛,1天到2天后手、足、口腔等部位常出现皮疹或疱疹。如果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症状,最好去定点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杨兆民介绍,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有多种,它与生物因素、卫生习惯、儿童本身的抵抗力有一定的关系,是可防、可控、可治的,而且防胜于治。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认真洗手等习惯,婴幼儿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用品要经常彻底清洗和消毒;不要让孩子喝生水,且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市疾控中心专家透露,为应对手足口病多发期的到来,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于5月中旬先后深入丹凤县、山阳县等地对乡镇村、县级定点单位、幼儿园等部门的手足口病晨检、流行病调查等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确保各县区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