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髓缘并蒂花

髓缘并蒂花

2014-08-21 09:32:25


  对于非亲缘关系的骨髓移植,中华骨髓库对志愿者采用的是提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需要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将骨髓血中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后,直接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输回捐献者体内。
  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在详细解释下,也不乏因抽不出时间、家人阻挠、身体状况不好等各种原因放弃捐献的人,可翁彬和张潇都没有。他们不仅战胜了自我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还努力争取到家人的支持和同意。
  7月29日,唐都医院,张潇所在的病房门口聚集了20多位媒体记者,她紧张地望着红十字会的姐姐:“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不用来这么多人报道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笑着解释道:“每一个接受捐赠的志愿者我们都会发起媒体报道,主要是对造血干细胞捐赠行为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挽救他人生命。况且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非常低在万人到几十万人之间,这么多年在陕西省你是第131例捐献者。等会还有一个大学生志愿者一起接受采访,巧的是他也是商南人。”翁彬来得比张潇晚几天,当得知张潇已打过动员剂,进行到造血干细胞分离最后一天时,翁彬问了句:“疼不疼?”张潇笑呵呵地说,“一点都不疼,只是感觉扎着针头的右胳膊有点酸困,活动一下手就好了。你是男生,应该比我坚强。”话匣子一打开,22岁的张潇和23的翁彬聊了起来,当聊到家乡商南时才惊奇地发现两个人都是商南县高级中学毕业,只是差了一级未能相识,因为同样的善举,两个校友意外相逢。
  用我的血液续写他人生命篇章
  按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患者一般不接触,受赠者的信息也是完全保密的。捐献过程中,张潇只知道自己的受赠者是33岁的男青年,他患白血病已8年时间。翁彬的受赠者是33岁的女青年,因为男女身体的差异,翁彬分两次总共捐献给女患者350毫升造血干细胞,张潇两次总共捐献给男患者380毫升造血干细胞。
  “以后还会再捐吗?”“只要有人需要,我还愿意捐。”张潇不假思索,回答得斩钉跌铁。
  当笔者电话采访翁彬时,他说:“捐赠造血干细胞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希望红十字会能号召更多人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毕竟还有那么多的白血病患者找不到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宝贵的。”
  是啊,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张潇和翁彬用自己的血液挽救了同为33岁、同在河南的两名男女青年,这在“骨髓”捐献史上不得不称为罕见的“髓缘奇迹”。张潇和翁彬也成为商洛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二、第三人,开辟了商南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先河。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