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于古道上的仙娥驿已成为风景秀丽的仙娥湖

昔日迎接商山四皓去长安的高车龄,如今已被彩虹桥和宽阔的城市道路取代。

商于古道上的名城商州如今已成为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少鸿 唐淑君 左 京)在古城西安东南一百余公里的秦岭南麓,丹江源头,有一个古老的小城商州(今商洛市商州区)。史料记载,古商州是一块开发较早的区域,春秋战国时期曾先后为晋秦属地,北周宣政元年正式定名为“商州”。历史上,商州是秦楚交兵、宋金鏖战的古战场,刘邦十万大军西向咸阳灭秦,新莽时绿林赤眉进军关中均循商于古道经此休整。商州是商贸繁荣的城池,商州莲湖码头巨屋千家,百艇联樯,千蹄接踵,商贾云集,熙熙攘攘。商州还是政客游人的避风港,景色秀美的仙娥驿可解商山道难行的困顿。翻阅史料典籍,古诗名卷,描写商州的文字俯拾皆是,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名人轶事、留存的文物古迹不胜枚举,其可谓商于古道上名副其实的一座名城。
文豪云集名人街
在商州城,有一条平坦的东西走向的大街,街边树木葱郁,绿树之间,是柳宗元、李商隐、李白、韩愈、温庭筠、杜牧、元稹、白居易八位中国唐代大诗人的高大雕像。这些雕像或站、或卧、或凝目沉思、或仰天长啸,栩栩如生。每尊雕像的大理石底座上各刻有一首商州当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诗人当年吟诵商州的诗。此街名为,名人街。商州人以这种方式,将在此曾留下的诗人的足迹永远地镌刻在这片土地上。同时,也体现了商州人对文化的崇尚之情。
商州处于繁忙的商于古道上,是官员贬谪升迁、学子赶考的必经之城,留下了许多或有名、或无名的文人墨客的文字。有“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书写山川灵秀,讴歌民风田园的胜境妙趣;有“来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见关城吏,还从旧路归”,自嘲赶考境遇的无奈;有“六百商于路,崎岖古共闻”,叹雄关漫道之艰辛;有“来往悲欢万里心,多从此路计浮沉”,道出为仕途奔走者的肺腑心声;有“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尽现其中得意之欢和失落之情。商州的古道,见识过王宫权贵的雍容,也包容过布衣书生的落魄。尽管史书中记录,是元朝安西路判官督义兵万户寡骨里拓对商州进行扩修而奠定的城市轮廓,但是谁又能说,这座城市的气韵,不是得益于这些饱含人生百态的诗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