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孤独的守望者

孤独的守望者

2014-11-17 09:21:16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陈 波)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奔向城市,留守的空巢老人成了农村孤独的守望者。深山中的留守老人们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接送小孩上学,还要忍受精神上的孤独与寂寞。
  11月12日,记者一行走进山阳县两岭镇三合村,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深山里的小村庄瓜果飘香、绿水绕村,河岸两边土木结构的房舍引人注目。在路上,遇见了用背篓背孙女上学的江秀云,年近六旬的她住在三合村高峰组,离学校有两三公里远,每次用背篓将上学前班的孙女送到学校后,回来时顺便买点生活用品背回来。她说,丈夫前几年就去世了,由于没有儿子,家里就招了个上门女婿,如今孩子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她和孙女两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
  三合村四面环山,离镇较远,三个村民小组还不通公路。受地理条件限制,种粮、种药材、外出打工成为这里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经常出没的野猪成为了村民眼中的“公敌”。今年66岁的天桥组村民刘淑锋一直留守在家里接送孙子上学,她说,坡上种的庄稼大都被野猪吃掉了,后来大家改种药材,可是有的药材也被野猪毁坏了,有时送孙子上学就会碰到成群的野猪在河道两旁“溜达”。面对山沟里野猪的猖狂,这些留守老人无可奈何。
  对于三合村来说,要想操办一场红白喜事,不是一件容易事。“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留在村子里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沟里有个红白喜事,没有壮劳力帮忙,有时就得请别村的人过来帮忙,否则事情就办不下去。”西坡组74岁的代宗林老人边说边摇着头,显得很无奈。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村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土地留给了老人。有的儿女孝顺,外出打工挣钱了,会给老人寄来生活费。有的自身都过得艰难,更是无力在经济上照顾老人。老人们也不愿给孩子们添麻烦,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一辈子的他们,也不愿意眼睁睁看着土地撂荒废了,只好自己拿起锄头走到田间地头,当起了“壮”劳力。
  比起城市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压力更大,他们不仅要种地,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担心着患病后治疗的不便,忍受着与日俱增的寂寞与孤独。虽然现在农村老年人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但这对于经常有病或发生重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还是不够用,而且,留守老人还面临另一个难题——看病时无人陪伴照看。“小病拖、大病扛”这一现象在农村依然广泛存在。
  “谁不希望孩子在身边?”刘淑锋说,谁都愿意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对于农村人来说,尤其是偏僻的山村,老人们都愿意孩子们有出息,能出去有个奔头。但是内心对孩子们的牵挂无法用言语表达。年轻人走了,村子里就少了活力,不少老人的业余生活就是“夏天找树荫,冬天蹲墙根”。
  三合村天桥组组长刘军良告诉记者,村子里形成“空巢”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因为子女外出打工,父母则留在家里看家、照顾孙儿上学;也有的“空巢”是老人终身未婚,或者结婚了,却未孕育子女,有的只有一个闺女,外嫁之后,不能长时间守候在老人身边;有时儿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关系的沟通缺少联系的中介和桥梁,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儿媳和孙子分开住,也会出现村里“空巢”现象。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检查流域污防工作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陈 静)11月12日,市环保、水务等部门组成检查组深入商州区检查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检查组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确保“一江清水送北...

    时间:11-17
  • 商洛市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陈 静)11月14日,我市召开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会,传达全省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市委副书记张普庆出席会议并讲话,...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