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商洛固定资产投资综述

提质增效稳增长

2018-09-05 08:38:54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关富侨 陈晓艳

  福银、西商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商洛实现县县通高速;西康、西合铁路及复线建成投运,商洛进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4G网络实现全覆盖,“气化商洛”快速推进,商洛电厂、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商南硅科技产业园进入建设高潮……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改变了商洛“一穷二白”的山区旧貌,商洛步入了富民强市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来,商洛固定资产投资先后经历了恢复转型期、震荡上行期、瓶颈突破期、平稳成熟期,实现了由年度投资1978年不足5000万元,1998年破10亿元,2007年破百亿元,2017年突破千亿大关的飞跃。1978年至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804亿元,年均增长22.5%。风雨兼程艰难前行

  在1978年至1988年,商洛用10年时间完成了经济恢复转型,这一时期投资主要领域是工业。1978年至1980年,我市投资总量虽有小幅度增加,但仍未摆脱投资需求不足、发展缓慢、效益不佳,处于恢复转型期。1981年至198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原商洛地委、行署提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应集中在以矿产冶金、医药化工、建材、食品、日用轻工五大支柱产业的工业项目上,这一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工业项目投资比重占比达到一半以上、社会事业投资份额适度增加、文教卫生成国家预算内投资的主要方向和投资的鲜明重点。

  在1989年至1998年,商洛投资总量不断攀升,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华丽转型。尤其是1995年,我国提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商洛投资重点转移到改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电力供应、城市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硬件环境建设上。1998年,国家作出了关于适度增加投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国家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给商洛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仅1998年当年,商洛投资增速达164%,年度投资首次突破10亿关口,增速达到历史巅峰,实现了投资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在这10年里,商洛投资运行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华丽转型。

  在1999年至2007年,商洛投资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是受到1997年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的影响,投资不足,投资增速有所回调,2001年、2004年投资为个位数增长,处于投资运行瓶颈期。机遇是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2000-201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段,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使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初步改善,生态和环境恶化得到初步遏制,经济运行步入良性循环,增长速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立“两纵两横”经济带,商洛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掀起了一个投资与建设的高潮。2006年,在高速公路、330变电工程的带动下,商洛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飞跃,增速达到104.3%。

  进入2008年,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渐趋成熟,处于平稳高速高质量发展期。市政府确定2008年为“重大项目建设年”;2009年,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政府用4万亿元投入拉动内需。商洛市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贯彻落实国务院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和省政府促进经济增长八项措施,制定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六项措施,2010年,商洛市一区三县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2011年以后,“稳增长”成为经济工作主调,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处于高速平稳高质量发展期,这十年投资平均增速为26.7%,各领域投资趋向平衡,三产投资结构更加合理。提质增效稳步发展

  历经40年的成长,商洛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更加成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投资效益不断提高。2007年至2017年,全市保持10年的稳步高速增长,体现投资“稳增长”,投资运行更加健康成熟。

  “稳增长”显成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2017年突破千亿大关。近年来,随着“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商洛电厂、商丹工业园区、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山柞高速公路建设、丹凤通用机场、商洛必康医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相继上马,有力支撑了全市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6.65亿元,同比增长23.6%,持续保持10年来的高速稳步增长,10年平均增速为26.7%。

  追赶超越显威力,民间投资历经风雨见彩虹,2017年,全市民间投资绝地反弹。从2000年到2015年,民间投资由3.8亿元增加到330亿元,年均增长35%,比重也由18.8%提高到43%。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逐步提高,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增强。进入2016年,民间投资骤然衰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民营企业家投资信心减弱等原因造成了民间投资的“断崖式”下跌,2016年投资同比下降27%,比重只占到27.8%。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追赶超越”的科学定位和“五个扎实”的要求;2016年,陕西省政府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14条、加快民营经济22条、工业稳增长21条;市委、市政府扩大有效投资,出台考核奖惩办法,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实施移民搬迁、保障房建设两大民生重点工程等,2017年,全市民间投资绝地反弹,当年完成民间投资346.5亿元,同比增长43.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1.4%。

  转方式调结构,投资效益不断提高,投资结构更加优化。2011年至2017年,从全市分产业投资增速看,一产、三产高速增长,六年间一产平均增长40%,三产平均增长37.2%,二产平均增长15.4%。从2011年至2017年投资占比来看,三产投资比重不断提升,投资比重也有所提高,二产相对平稳。到2017年底,一、二、三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8.1%、24.9%、66.9%,“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形成,投资效益不断提高,投资结构更加优化。

  补短板,填补居民服务行业投资空白,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从2011年至2017年分行业投资额增长速度来看,年平均增速最快的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及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增速分别为95.4%、55.3%和54.6%。近几年,各县区实行殡葬改革,纷纷建设县级公益性公墓,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从2011年的空白增加到2017年的5.2亿元。全市抓住机遇大搞4G网络建设,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也从2011年的3.9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3.2亿元,成为我市投资的新引擎,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业投资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几年的陕南移民大搬迁、脱贫攻坚、农村建房的提速。

  资金来源增速波浪下降,自筹资金占比不断提升,投资自主性增强。从资金来源的增长速度看,2011年至2017年,平均增速为21.8%。从各年份看,有波浪下降的趋势。2008年至今,全球市场疲软,经济不景气,筹资渠道不畅对我市造成很大影响。2017年资金来源967.9亿元,同比增长14.8%,低于平均增速7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结构看,全市资金来源主要是以企业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为主,这两项资金来源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0%以上。其次是国家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占到20%左右。自筹资金比例不断提高,投资自主性增强,国家预算资金占比逐年下降。

  住房需求理性回归,房地产业投资增速趋缓。2012年至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但总体规模仍呈扩大趋势,房地产业对全市经济的发展作用日益明显。我市房地产开发经过前10多年的扩张,虽然投资总量继续扩大,但是增速明显在减缓,房地产业已经由快速发展膨胀期逐渐向平稳缓速发展期过渡。2012年至2017年五年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年均增长8.2%。分年度增速看有逐年回落趋稳的趋势,这反映了前期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住房的需求逐渐趋于理性,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速度趋缓。良好机遇光明前景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我市投资运行将会朝着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增速也会换挡回归合理区间,由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速增长。我们面临良好的机遇:国际上,世界经济总体开始复苏。国家层面上,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开启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商洛层面上,具有区位、生态、资源、文化“四大优势”,确立了以材料工业、现代中药、生态旅游、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的招商方式,西十、西康两条高铁,丹宁、榆商、洛卢高速已列入规划或即将开建。我们要珍惜大好形势,抓住难得机遇,相信商洛的投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将朝着健康的方向再创商洛更加耀眼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