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份,丹凤小伙李磊因上交战国青铜剑获奖500元,经华商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发争论。随后,华商报又报道了多起此类事件。最终,促使了《陕西省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的出台。
事情发生后,很多人对当事人上交古剑的行为进行讨论,也一度给当事人的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半年多了,李磊的生活已经趋于平静,他说如果奖励办法的出台跟他有关,那他感到很庆幸。
小伙上交古剑 政府奖励500元成焦点
2014年10月26日凌晨,丹凤一家水泥公司员工李磊在作业时,无意中发现了筛黏土的钢架网上卡了一个东西。“开始以为是玩具什么的,拿下来一看,上面还有泥土,是一个铁片状的物体,而发现这个物体的黏土料是从附近山上拉来的。”李磊说,晚班结束,他把这个东西拿回宿舍,仔细看后发现是一把古剑。
第二天,李磊电话联系了丹凤县文化执法大队工作人员。10月28日上午,他用报纸把古剑包裹好后送到了丹凤县文化执法大队。
据了解,李磊上交的这把剑是近年来丹凤县个人发现文物主动上交的第二例。为了表彰李磊这种行为,丹凤县文物部门为李磊颁发了荣誉证书,奖励了500元。
后经丹凤县文物部门证实,李磊上交的青铜剑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为战国时期楚国青铜剑。这把青铜剑也是近年来丹凤出土的楚国青铜器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实物,具有历史传承、科研等价值。
据李磊介绍,得知文物部门只奖励了他500元后,好多同事都认为他笨,捡到宝贝还上交了。李磊说,尽管当时有人愿出十多万元来买这把古剑,但他知道文物是国家的,所以他就毫不犹豫地上交了。
“只是感觉奖励太少了,想着怎么也应该几千块啊!”虽然感觉政府的奖励有点少,但是李磊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上交文物。
公民上交捡拾的文物,政府给奖励,这本是一起很普通、很正常的事,但是因为文物部门的奖励偏少,引起人们关于“公民上交捡拾文物该如何奖励的大讨论”。
有市民提出,政府500元奖励太少,不利于文物保护。同样,也有人提出,李磊上交文物,从头到尾都是一件“好人好事”,政府的奖励最主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不能过多苛求物质奖励。
华商报记者发现,在争论中,基本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绝大多数网友认为奖励过少,不利于保护文物。《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文化报》等中央媒体也对此事进行评论。《人民日报》评论甚至称“上交古剑奖励500元,绝对不可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