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商洛市天色灰暗,阴雨连绵。
在距离商洛市十五公里的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沟村崔伟宏家里,记者却感到气氛热烈,心情敞亮。“自从2014年3月,商州区财政局走进了黄鱼沟开展精准扶贫,我就流转了百亩山地、放养了百余只布尔山羊、栽种了樱桃和核桃,每年收入四五万元,生活一下子有了奔头。”崔伟宏高兴地说。
黄鱼沟村位于商州区三岔河镇饮峪川流域分支的一道山沟里,主沟蜿蜒4公里,沿主沟外围数道小沟,呈“非”字形分布,这个村因沟命名,也因沟致贫。全村不足千人,1400余亩耕地多数是坡地,近8000亩山林多数是杂木林,属典型的资源稀缺山区村。
攀亲戚交朋友
联系群众就要攀亲戚,交朋友,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商州区财政局自从确定了以三岔河镇黄鱼村、三星村为扶贫主阵地,对全镇七个包扶村集中连片,统帮统建。按照统一发展规划,实施统帮统建,分类连片开发,打造特色产业枢纽,做到普惠包扶与特惠补助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确保涉农惠民资金、产业发展项目普惠到贫困村,专项产业帮扶资金和项目奖补资金特惠到贫困户,做到“滴灌扶贫”。一次偶然走访,听到66岁的村民李景良陪着骨折的老伴去城里看病后,商州区财政局干部赵永利便急忙打听事情的缘由。原来,老李的儿女都落户外地,就剩老两口相依为命。老伴体弱多病,出门下台阶时一不小心,滑落下来,摔断了小腿,已经住院一月有余了。“几时能出院?有啥困难我们能帮上忙不?”一连串的问题,让李景良都有些不好意思。
在首轮“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包扶工作的三年时间中,要使包扶村的贫困人口下降八成以上,贫困户发生率降至15%以下,努力实现包扶的贫困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完成贫困户收入倍增计划。商州区财政局充分考量所包扶镇村确定的“大樱桃”这一特色主导产业的现状,扶持项目紧紧围绕樱桃“专业科管、提质增效”这一中心目标,不“乱点菜”、不“乱开方”。中小型扶贫项目围绕“樱桃产业”这个主题,搭配策划一些辅助型、补充型、搭配型的项目,做到“不跑题、不偏题”。在做强万亩大樱桃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发展100亩树形金银花标准示范建园,作为樱桃产业的补充和搭配。帮扶到户的项目依据贫困户家庭状况和发展意愿,由包扶干部具体考察确认,再统一由局包扶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确保“群众乐意干、干部积极帮、单位精心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