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商洛:陕西“十二五”环境保护的一面旗帜

2016-01-12 08:37:54 来源:陕西日报

  今天,陕西对其境内20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指标,无疑在全国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这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一、陕西是今天“中国力量”正阔步走向世界的“一带一路”的起点;二、横亘于陕西腰部的——秦岭,又是中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三、正滋润着华北地区2亿多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70%调水量源于陕西。因此,陕西当下的环境保护状态,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不仅具有“国之中心”的象征意义,更具有深远和急切的现实意义。

 img_0_126_234_114.jpg (800×388)

  本报记者 武盾 戴吉坤 通讯员 彭金锋

  相信“商洛蓝”,最终会在陕西的上空连成一片

  进入“十二五”以来,陕西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变化,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换了人间!整个三秦,从南到北,各领风骚……然而,其中最具代表性、最令陕西自豪的是,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的发源地——商洛市。

img_242_125_675_321.jpg (800×346)

  2016年1月1日,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对2015年全省11市2区环境空气质量向外界进行了通报。商洛市依然傲挺榜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6天!

  在接受采访时,商洛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刘福明认为,目前,对环境的保护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同时作为一个正在升腾的世界经济体强国,中国亦要承担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2015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img_372_529_361_263.jpg (800×533)

  刘福明局长动容道:“我们都应该深知,这掷地有声的国际承诺,是要靠所有的国人,齐心协力,将它落实到国土的每一平方公里内。新修改的、更加严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施行以来,中国对环境保护实施的‘步伐’已越感急促……现已从表象的‘雾霾’开始向造成环境恶化和破坏的区域和领域实施大规模、动筋骨的综合治理。2016年1月5日,中国首次尝试以派驻‘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形式,进入环境污染严重的某一省市进行‘切块治理’。”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