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为山里娃打开一扇窗
陕西师大76名研究生山阳支教
http://www.slrbs.com  2016-02-19 10:54:33  陕西工人报

   卢婉莹老师的“处女秀”,从冷场开始。

  “一上讲台,她先用英语做了5分钟的自我介绍”,虽然已放寒假,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山阳中学高一(17)班学生高飞,仍忘不了本学期第一堂英语课上的“尴尬”:“一番热情洋溢的‘连珠炮’下来,同学们却没有一个人搭腔。”

  为啥?并非卢婉莹说得不地道,而是“我们之前学的都是‘聋哑英语’,看得懂、听不懂、更说不来”,高飞不好意思地一笑:“哪像人家城里的研究生见过世面。”

  笔者走进山阳中学办公楼,结束上半学年课程的卢婉莹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过年。她是陕西师范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2015年9月来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山阳,全职担任山阳中学高一(17)班、(18)班的英语教师。

  和很多师兄师姐一样,这位“90后”小姑娘支教伊始,也有些“不适应”。

  不适感并非来自物质层面。山阳县重视教育,投资1.6亿元建设了山阳中学新校区,“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标准化体育场,甚至比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硬件都好。”卢婉莹说。

  令卢婉莹“不适”的,在于“软文化”层面的教育理念与氛围:“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记单词句式、背语法结构的阶段”,卢婉莹告诉笔者,学生们打心眼儿里对英语有畏难情绪,“这样的外语学习方式是‘跑偏的’。”

  “农村落后地区的学生,在眼界上较城市学生有差距。”山阳中学校长刘常明说,教育扶贫要功夫在室外。支教助学不仅要提高成绩,更要为山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

  “处女秀”遭遇冷场,卢婉莹另寻他径:一节以“音乐”为主题的英语课上,她跳出教材,用音乐作为课堂导入,带着学生一起学唱英国甲壳虫乐队的经典老歌;年级英语教研组搞公开评课,她明知学生听力口语不熟练,却避易就难,选择把听说教学作为公开课,“逼着”学生大胆张口……

  如今,曾经一说英语就“脸红脖子粗”的高飞,被同学冠以“不粘凳”的绰号,“老师用英语提问,大家都举手抢答,并用英语回答。我个子高坐后排,总抢不到回答的机会,索性就站起来抢答,屁股老是不粘凳子。”高飞脸上写满了快乐……

  “十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76名研究生赴山阳中学支教。”春节前,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卢胜利来到该校在山阳援建的两所希望小学慰问,谈到他对于“校县共建”的理解时说:“教育扶贫,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姜峰)

收藏文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