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起,为治理交通拥堵,继成都、重庆、南昌、深圳等国内城市推行错峰上下班后,北京也有80多万人跻身错峰作息的行列。目前这项措施实施一个月了,效果究竟如何?网友们心里有一杆秤。
红叶绘
我们单位上班时间是早8点,错峰上下班后,早上不用再像打仗似的,时间更充裕,我也可以选择更加健康的出行方式——骑车。要是赶上天气不好,偶尔也坐公交车。
——凯旋在今朝
错峰,能看出效果来。但是,北京车太多,错峰上下班,只能是权宜之计,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要大力发展公交,提倡能步行则步行,能坐公交则坐公交,尽量少开车。
——夏 萍
北京现有常住人口1700余万,此次“六九式”调整涉及人口约81万,权重较低,很难改变高峰时段的总体形势,更何况上下班时间错动仅有半小时,高峰时段人还是很多。
——奔 三
错峰上下班后,虽然上班时间推迟,但是对我来说反而增加了烦恼。以前送完孩子再去上班,时间刚刚好;现在送完孩子后,凭空多了许多时间。
——小 猪
北京拥堵,不仅仅是道路问题、车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素质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北京交通好不了。
——老 张
纳入错峰范围的是北京市属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将这81万人与原本在此时段出行的公司族和自由人(图库 论坛)重叠,造成了新的拥堵。据统计,错峰上下班只是将早高峰延迟了10分钟,总体拥堵却增加了40分钟。
——老 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