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澎表示,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估,涉及的因素将非常多,尤其当多项措施交叉的时候就难免会出现很多相抵触的地方,因此他比较担心这个制度建立的难度。
此前7月,广州开始试行“限牌”政策。邹小江表示,由于限牌才几个月,政策效果尚未显现,“至少机动车总量的增速在放缓”。他说,广州交通部门将不断对试行效果进行评估,下一步将结合广州交通资源承载能力、交通出行结构、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对该项政策进行进一步优化。
“堵”已成为包括广州在内的中国大城市“心中的痛”。广州市交委提供的资料显示,至2012年8月,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43.6万辆,其中中小客车为171.6万辆,近5年间年均增长率达19.6%。与此同时,2011年广州市十个区的机动化出行总量1947万人次/日,是2005年的1.5倍;进出核心区的白天12小时交通量为125万辆,这一数字是2005年的1.6倍。
与此对应的是,交通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持续扩大。近5年广州城市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仅约2%,2011年底广州市区城市道路总里程约7072公里、总面积约10032万平方米,最多仅可容纳约165万辆车同时出行;目前登记的停车泊位与汽车拥有量之比为1:3.3。
“我们要趁着广州交通还没有瘫痪,赶紧做些事。”邹小江感叹道。(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