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表示,进一步加快调价节奏,可以减少因调价周期过长而引发的市场行情失真。
邓郁松表示,以前调价周期较长,单次调价幅度较大,市场很容易形成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如果市场对后期看涨,贸易商会提前囤货,炼厂也会提前提价,容易出现“一油难求”;倘若市场对后期看跌,大家都不愿意买油,炼厂油品滞销压库,市场秩序也会紊乱。
未公布新机制细则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加快调价频率,将调价周期从22个工作日收窄至10个工作日。这意味着,新机制的出台可能让下次成品油调价提早到来。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认为,近期塞浦路斯救助风波让市场对欧洲经济的担忧进一步加重,国际油价尤其是布伦特油价依然承压,预计近期仍有望维持低迷的态势。
程瑞锋表示,按照新机制“10个工作日内该升就升,该降就降”的原则,新一轮的油价调整有望提早到来,而且方向很可能是下调,预计到4月中旬就可能兑现。
3月27日油价调整落定之后,三地原油变化率将重新计算。目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虽然宣布修改挂靠油种,但并没有公布具体细则。市场普遍猜测的阿曼原油将替代辛塔原油成为新的挂钩油种。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是英国北海布伦特、阿联酋迪拜和印尼的辛塔原油。隆众石化网分析师冉晓睿说,布伦特原油作为原油市场重要定价标杆之一,当前全球60%至70%的原油现货计价会参考布伦特原油价格。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的原油中,大约有30%来自非洲和欧洲,而这两个地区原油的计价主要参照布伦特原油价格,因此,布伦特原油会继续作为中国成品油调价机制的重要参照标杆而保留下来。
在中国每年进口的原油中,大约有一半来自中东国家,因此迪拜原油也会继续作参照标杆而保留下来。
辛塔原油是印尼辛塔港转运的原油品种,是亚洲地区原油计价的参照标杆之一。近年来,辛塔原油对中国进口原油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中国从阿曼进口的原油数量逐年增加。阿曼原油品质和迪拜原油类似,也是中东地区原油计价的参照标杆之一,与迪拜原油价差基本控制在2美元每桶之内。
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表示,若按“阿曼原油替代辛塔原油”的调整方案计算,新调整后的三地原油变化率仍将负向运行,后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概率大于上调。考虑到清明假期的因素,预计在4月11日新机制的调价时间窗口可能会开启。
除了汽柴油价格,4月份国内航空煤油价格或率先下调。
“国内航空煤油价格与新加坡航油价格挂钩,在每月的1日进行调整。”金银岛分析师刘东琴表示,受国际油价低迷影响,最新一轮计价期内,新加坡航空煤油到岸完税价约为每吨7436元,较上月下降479元,预计4月1日起国内航空煤油出厂价格随之下调479元,到4月5日国内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下调也有望随之下降。(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