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不对外地车企开放,让不少品牌难以享受到地方补贴,造成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停滞的尴尬。
一位比亚迪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抱怨道:“现在有些北京、上海的消费者想买我们的电动汽车,但是我们的车在当地上不了牌照。我们现在有几辆出租车在北京试运行,也都是零牌照。”
除了牌照外,更直接的问题是补贴,比如比亚迪纯电动车出租车E6已在深圳地区投放了800台,但这款车如果在上海市销售,根据上海市制定的纯电动车相关技术标准,并不能享受上海市4万元的财政补贴。
上述比亚迪相关人士说:“相比于国内,我们在国外倒是签了不少新能源汽车的大单,现在,老百姓对节能减排的消费意识也有待提高。”
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是拿地方财政给生产车企补贴,而地方财政收入多来自本地企业税收,这就导致地方政府采取“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做法。两会以后,曾有消息透露新能源补贴政策将出细则,有望统一各地补贴政策,但至今仍未出台。(资本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