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德国大众汽车发生机器人杀人事件 回应称"人为失误"

德国大众汽车发生机器人杀人事件 回应称"人为失误"

2015-07-04 14:49: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记者张加宁 朱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机器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在机器人的开发与运用上一直不断的探索。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机器人与人,是算朋友还是对手?会不会有一天,人被机器人控制?这样的问题一直是很多科幻电影的主题。

  本周,一场真实的机器人与人的“较量”上演。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工厂发生悲剧,一名技术员被机器人“杀死”,引起舆论关注。到底是怎么回事?机器人真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命了吗?

  “机器人杀人了!”这样惊悚的标题一时间铺天盖地地传开,让人们想到了电影《终结者》中,机器人拥有自我意志后,开始与人类为敌,屠杀人类。难道《终结者》预言的机器人崛起成真了吗?拥有机器人操作的公司、广州数控总经理助理李伯基表示,目前的机器人还没有主动攻击人的能力:

  李伯基:在未来比较长远的一种目标里有这种可能性,但是这是非常遥远的一件事情。对于科幻片来说,现实生活中也有像科幻片里出现的某些现象。但人会针对这种现象,不断采取措施,来消除这些隐患或者解决一些安全问题、性能问题等,这还是掌握在人的手里的。

  在西方国家工厂,重型机器人通常放置在安全笼后,防止与人类意外接触。此次事故中,遇难技术员事发时正站在安全笼内。据媒体报道,这名不幸身亡的技术人员今年21岁,是一位外部承包商,事发时正与同事一起安装机器人,但机器人却突然抓住他的胸部,然后使劲压在一块铁板上。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发言人海科·希尔威格说,德国检察机关已经就事件原因启动调查。

  在西方国家的工厂,与机器人相关的致命案件极为罕见,重型机器人通常被放置在安全笼后面,防止其与人类意外接触。在这起事件中,遇难技术员事发时正站在安全笼内。而他的同事站在笼外,没有受伤。

  根据描述,可以想象,机器人是把员工当成了零部件,完成了一套设定好的动作。李伯基进一步解释说,其实机器人与其他机械设备一样:

  李伯基:其实,机器人换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种设备,一种数字化控制的设备,所有的程序都是靠人来编辑、调整,他执行人的指令,也是机械类的一个产品。那么有可能在这个调试过程中,出现一些程序调的不好或者一些产品零部件的不可靠性等会导致一些误操作,或者说误执行。甚至一辆汽车落地以后,人在调试过程也会发生一些意外,这种情况都是存在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产品过程,至于它的严重程度,对于误伤人甚至导致人类死亡而言,它也是一种安全生产事故。那么像一般的企业或者说像机械类这种企业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发言人海科·希尔威格接受媒体采访时将这次事故归咎于“人为失误”而不是机器人。广州机械院院长、启帆机器人董事长黄兴也认为,这最多也是一场“人为失误”。

  黄兴:目前我们还不是很详细的了解它的情况,我认为人为失误的可能性比较大。很多机器同样会对人造成伤害,这次应该说是一个人为操作的一个事故。

  不过,即便并非机器人主动杀人,这一突如其来的事故也足以令人震惊。不得不承认,机器人在成为人类帮手的同时,也有变成“杀手”的可能。作为一个机器人生产企业的管理人,李伯基表示,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关键还是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

  李伯基:一般从产品设计方面到应用方面,我们有三个保证措施,第一个是产品设计里的一种可靠性,安全保护,比如有一些防碰撞,有一些传感技术把它放到里面去,要是机器人碰到人或者碰到物体的力度达到一个标准,它就会自动停下来。一个报警,把所有的设备都停下来,这是产品设计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就是生产环境的软保护,就是我们有一种隔离,比如说红外线或者一种传感的技术,凡是人超越了这个安全规范,它就会自动报警,整条生产线都自动停下来,这是第二种软保护。

  第三种是硬保护,就是我这个区域是不允许人进去的,有个安全围栏。假如人要进去调试或者说要进去维修或者做其他人跟机联合一个工作区域的时候,它必须要撤掉一个安全开关,就是其他的都不能动,这样的话,才对进去的人有保护,就是硬保护。如果有这几种措施进行联合保护,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 相关阅读
  • 车市疲软 专车热难助新车销售

    此前有消息透露,私家车从事专车服务每月的营业额可达到2万元左右,扣除开支,一个月还有将近1万元的收入。...

    时间:07-06
  • 汽车APP需走出“烧钱营销”模式

    ”就在“养成点点”等国内汽车APP不断推出一元洗车之后,这样的福利终于覆盖到了东莞。...

    时间:07-06
  • 不当使用速冻喷雾 不料挡风玻璃炸了

    打开车窗让热空气散出,再打开车内循环,进入正常的空调使用状态,可安全有效地降温。...

    时间:07-06
  • 换发动机后车检不再验发票

    自本月1日开始,市交管局车管所推出8项便民措施,其中取消了4项、简化了两项车辆和驾驶人审核事项,包括取消变更发动机时审核来历凭证等。...

    时间:07-06
  • 空调制冷功能存安全隐患 本田召回2422辆讴歌汽车

    国家质检总局昨日发布消息,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15年7月25日起,召回部分2014/2015款进口讴歌MD...

    时间:07-06
  • 北京市补建车档无需派出所证明

    本市车主可享受多项车务便民举措了。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增加首次申领、补领登记证书业务;为社会单位办理车辆上门集中查验服务。...

    时间:07-06
  • 全新奥迪TT上市 换用液晶仪表

    上周,全新奥迪TT(第三代)车型在国内上市。同时,新车有棱有角的线条和平面,与奥迪R8风格统一的侧窗折角等,都是其全新的设计特征。...

    时间:07-06
  • 竞争转移智能化当道 解密汽车产业发展三大趋势

    当前,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兴起,以及来自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和挑战,给世界汽车产业形态和产业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

    时间:07-06
  • 买车款“失踪” 无法提车怎么破?

    据悉,这40名购车者在购车时无一不上了这位“沈副总”的亲自服务享受“特批价格优惠”的当。与宁波宝马店不同的是,佛山的宝马购车者的确将购车款打入了4S店公司账户,但该4S店疑似资金链断裂,因此导致无法交车。...

    时间:07-06
  • 廉价车会给大众带来哪些烦恼?

    伴随着股市的“跌宕起伏”,国内的汽车市场也热闹起来。...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