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自主车企亟待补齐品牌短板 “互联网+”时代迎品牌培育良机

自主车企亟待补齐品牌短板 “互联网+”时代迎品牌培育良机

2015-08-20 08:49: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前不久结束的2015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中国汽车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中国制造”能否弯道超车等成为众多业内人士聚焦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与国际品牌差距仍非常大,自主品牌汽车要想摆脱低价竞争困境,必须补上品牌短板。

    自主车企业品牌建设显弱势

    在第三届中国汽车银川论坛暨中国汽车品牌突围之道研讨会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专业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整体差距在过去4年连续缩小。2014年,自主品牌新车质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降至历史新低,有6家自主品牌超过主流汽车品牌的平均品质得分。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中国品牌在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的时候,仍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说,中国汽车品牌产品的平均售价明显低于国际品牌,溢价能力非常弱。

    王侠认为,这与中国汽车品牌的内涵和差异化不清晰有很大关系。相比欧美车的质量、日系车的经济性以及韩系车的造型设计等鲜明的品牌特质,中国品牌除了价格便宜,还没有明显被普遍认同的特征。

    “这其实是中国汽车产业从快速增长时期向成熟市场转变必然遭遇的问题”。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琦说,中国自主品牌在早期的快速发展阶段缺乏清晰的品牌战略,品牌形象模糊化,品牌建设“先天不足”。这就导致自主品牌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时,形成了“低质低价”的先入为主形象。而且自主品牌在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上的短板,影响了品牌溢价能力。加上核心创新能力弱,难免给市场留下抄袭、山寨的印象。

    黄琦认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另一个原因是在品牌发展中没有把中国元素、文化因素转化为品牌因素。

    历经百年的汽车工业史,汽车消费对品牌的推崇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习惯。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汽车要想摆脱低价竞争的困境,就必须补上品牌这个短板,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

    供求关系反转凸显市场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乘用车销量增长4.8%。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4.57%,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3.5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售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是,随着产能不断扩大和市场保有量攀升,中国汽车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反转,市场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压力凸显。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兵等人认为,压力之一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几年低位徘徊。并且受制于品牌影响力,自主品牌在向B级车市场突破的过程中,难以突破月销量3000台的“天花板”。

    二是产能过剩问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4.6%,比5月上升了7.3个百分点,表明汽车市场需求收缩,经销商库存和经营压力加大。

    “合资品牌从今年4月开始进行官降,这背后是合资品牌‘跑马圈地’结束,产能已经过剩。”龚兵说,估计今后两到三年,价格战的市场博弈会愈演愈烈,并成为一种常态,汽车行业的整合将不可避免。

    三是发展失衡带来的隐忧。有业内专家表示,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SUV市场。据统计,上半年自主品牌SUV销量达141.77万辆,同比增长92.8%,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2.9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包括合资品牌在内的众多新品牌涌入SUV细分市场,自主品牌将会面临非常激烈的挑战。未来几年内,中国品牌能否在A级车市场发力,直接决定了在未来的竞争地位。

    四是供应链的培育和打造环节薄弱。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在研发以及供应链的培育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难以否认,自主品牌在很多核心技术层面还要依靠一些国际品牌、国际供应商的配合。一旦国际经销商的战略和我们出现偏差,我们的可控程度以及能否支持后续发展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广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梁伟彪说。

    “互联网+”时代迎品牌培育良机

    越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优秀的品牌越能脱颖而出。王侠等人表示,与合资品牌的同台竞争正是培育中国自主品牌的最佳时机。尤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缩短品牌培育周期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黄琦认为,新常态下中国品牌的建设需要建立中国话语体系,把握好未来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和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并借助互联网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尽快建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特定关联性,形成品牌黏性。

    同时,自主品牌建设需要政府制定扶持政策;需要行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改变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模式;需要企业针对目标用户变化做好品牌诉求和细分市场;需要消费者信任与支持。多方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品牌良性发展的生态圈。

    “品牌培育是一场比实力、耐力的马拉松赛,中国品牌必须沉心静气、心无旁骛地抓好品质,做好产品。”龚兵等人认为,品牌建设有几个不变的主题:

    一是原创技术能力的提升。“技术的原创能力说到底在于有自身的研发人员。”吉利控股集团公关总监兼浙江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杨学良说,吉利近几年在全球设立了4个造型中心、3个研发中心,进行基础技术和新的工程化方案研发,就是为了确保为将来几代产品的推出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通过制造工艺的稳定与提升,不断提升汽车产品品质。作为批量化生产的产品,汽车需要质量上的稳定性,生产工艺要非常精确,技术工人要非常熟练。因此,加大人才培育、职业化教育,打造自己的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进一步培育供应链体系。自主车企需要提升品牌的核心原创技术含量,开发新的基础技术,并与零部件生产企业同步开发,提升整体竞争力。

    四是改变传统的品牌传播与营销模式。并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使得主机厂和消费者的沟通更加顺畅、快捷、高效,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体验,快速推出符合市场预期和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 相关阅读
  • 半年报相继出炉 车企业绩参差不齐

    与此同时,上市经销商集团的日子更为艰难,利润大幅下挫,正试图扭转自身的业务链条,从汽车贸易商向汽车服务商转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金杯汽车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整车销售37648辆,同比下降18.8%;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8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8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11元。...

    时间:08-20
  • 捷豹路虎召回5万辆进口车

    8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表示,捷豹路虎汽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将从8月14日起,召回约5万辆进口揽胜和揽胜运动汽车,召回原因为车门关闭状态不能锁定。据了解,本次召回的车型包括部分进口2013至2015年款揽胜汽车,生产日期为2012年5月9日至2015年3月2日,以及部分进口2014至2015年款揽胜运动汽车,生产日期为2012年5月9日至2015年3月3日。...

    时间:08-20
  • 豪车级技术与品质创领市场新风尚

    新楼兰上市公布的两大级别9款车型中,备受关注的超级双擎混动车型起售价为29.78万元。参考30万内同价位的车型,新楼兰超级双擎混动车型在动力性能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数据显示,新楼兰超级双擎混动车型的百公里加速仅为9.1s,百公里油耗为8.0L,同级最低。...

    时间:08-20
  • 变动中的雪铁龙更需用心

    “一场联合90后打造的新车上市发布会”和“一份2015年神龙中层百人次调整名录”,让东风雪铁龙再次聚焦在媒体的闪光灯之下。现在的东雪品牌形象统一、产品进入小爆发期、紧抓售后服务质量同时与区域经销商并肩作战,东雪的复兴需要时间的检验。...

    时间:08-20
  • 国产路虎发现神行成都车展首发

    近日,记者从捷豹路虎方面获悉,国产路虎发现神行将会在9月4日开幕的成都车展上首发,该车将有望搭载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在11月正式上市销售。动力方面,国产发现神行预计会搭载与海外版车型相同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76千瓦,并采用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时间:08-20
  • 今年1至7月北京地区电动车销量增29倍

    其中,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和装备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增加值下降约7.5%。北京地区共生产纯电动汽车7942辆,同比增长约60倍;销售7826辆,同比增长约29倍。...

    时间:08-20
  • 宝马X5遥控钥匙失灵修不好 6000元换钥匙不保好

    石先生公司的宝马X5遥控钥匙最近频频失灵,北京华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德宝”)维修四次,故障原因仍未找到。记者随后致电宝马中国客服,客服详细记录记者和石先生信息后表示,宝马公司会有专人联系记者答复,但截至昨天发稿,记者未收到任何答复。...

    时间:08-20
  • 乐视“汽车”浮出水面 欲争夺稀有准生证

    互联网造车给汽车产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联网技术,而是这一行业全新的生存法则。...

    时间:08-20
  • 东风与国能合作研发 新能源汽车业务或“重新上路”

    作为国有大型汽车集团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近日开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了新的动作。...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