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濛):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简称工银亚洲)14日在韩国发行1.8亿元人民币(约合2900万美元)债券,这是中资机构在韩国市场发行的首笔人民币债券。工行方面表示,希望通过多元化的举措推动人民币离岸业务在韩国的发展。而韩国学者则认为,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对于韩国来说意义重大。
工银亚洲当天发行的1.8亿元人民币债券为两年期,票面利率3.7%。分析认为,作为全球第一大人民币银行,工行此次在韩国小额发债“试水”意味较浓。对此,工行首尔分行企划部主管芮晓恒表示,与发行规模相比,此次发债,凸显韩国作为新兴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地位,象征意义更加重要。
“从工商银行的角度讲,韩国是新起步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除了债券之外,我们也在韩国市场引进了一些其他的产品,目的在于把韩国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起来。”
据了解,工行本次人民币债券发行的认购情况良好。由于韩国国内企业债券绝对利率较低,人民币债券的利率优势明显,因此,后者有望成为韩国投资者热捧的对象。而在首轮“试水”之后的下一步打算方面,工行方面出言谨慎,但表示会通过多元化的举措推动人民币业务在韩国的发展,并帮助更多中资企业来韩国发债。
“是否继续发债的问题还在进一步考虑之中,我们觉得除了自身发债之外,我们也会注重帮助国内企业来韩国发债。通过我们的这次行动,实际上给中资企业到境外发债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原来都是去香港和新加坡比较多。那么除此之外,今后我们也会考虑研发并推出其他人民币金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证券交易所在9月28日刚刚宣布,完成了人民币债券上市、交易、清算结算等相关基础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而仅仅约两周的时间之内,韩国友利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就相继完成了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显示出韩国力求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愿望。韩国湖西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全家霖对此评价说:
“中资机构首次在韩国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标志着韩国市场已经成为人民币债券发行的主体之一,带有一定的象征性的意义,也有利于韩国尽快成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实现债券市场多元化。这也是7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韩国时,双方所达成的一系列关于金融合作举措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而对于工行此次以小额发债“试水”的姿态,以及有观点认为韩国作为新兴人民币市场,因语言翻译、市场规则、法律政策等方面的差别,可能导致竞争力不足以挑战香港与新加坡的看法。全家霖认为,韩中两国实体经济联系紧密,可以保证金融合作的前景。
“我觉得这些方面的差异不足以构成问题。首先,当前在韩国经济当中,对华贸易依赖度非常高,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因此两国的金融合作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其次,韩国当前的使用较多的外汇币种是美元、欧元、日元为主,但这三种货币目前来看并不十分稳定,相关经济体的经济现状也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多一种货币进行保障和支撑,对于韩国经济来说是有所帮助的。此外,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当中,韩国如果能走在一个开拓者的位置上,对韩国来说意义也是非常大的。”
中韩双边贸易在去年超过2700亿美元,双方计划到2015年把这一数字提升到3000亿美元。而根据韩方统计,中韩贸易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自2011年起至今已经提升3倍。在人民币币值稳定以及利率优势效应的推动下,人民币存款在韩国外币存款当中的占比从2012年底的0.4%激增到今年7月底的25.9%。因此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两国贸易规模和经济交流的逐步扩大,人民币金融服务的需求在韩国将迅速增加,韩国也将具备成为人民币新的离岸枢纽的主观需求和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