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近日播发了《一年仅居民生活电费就“附加”了270亿元?》的报道。对于居民电费等附加费质疑,财政部回应称,我国将清理规范民生资源附加费在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未列入财政部目录清单的有权拒绝缴纳。
□现状
去年生活用电附加费270亿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一吨水、一度电、一升汽油的价格都有清晰、统一的标准。不过,家庭主妇张女士最近却不经意地发现,在电力公司提供的电费单上,除了基本电价,还有一项“代征附加”费用:今年1至10月,她三口之家的电费每月200余元,10个月缴纳的附加费约125元。
事实上,在一张张居民水、电、汽油的缴费单里,均含有多项“附加”的费用:每一吨生活用水的价格里,有公共事业费、排污费等附加费;每度城乡居民电价里,至少包括5种附加费,各地规定普遍占电价的5%左右;而在海南等一些地方,一升汽油的售价里,还有1块多钱的“车辆通行附加费”。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关涉民生的水、电、汽油价格中,附加费现象普遍存在,且各地标准不同,项目易增难减。按2013年全国用电量初步估算,仅电价附加费一年可达2000多亿元,其中居民生活用电的附加费就达270多亿元。
□探因
电价附加费究竟从何而来?
随着水电费代扣代缴普及,居民普遍难以了解价格构成,甚至供电公司部门也存在“不清楚附加费扣了多少”的现象。那么电价附加费收取名目从何而来?
记者了解到,销售电价里的“附加费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其中一些已收取多年。“目前,电价里附加的主要是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资金,全国性的就有5项。”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介绍,其中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此外,还有各种部分地方性基金。
“各地电价里的附加费
标准差别很大,相差可以近一倍。少的2分多,多的5分多。”林伯强说。据多位专家估算,如果按4分钱一度的平均水平计算,2013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3223亿度,电价里一年“加收”的费用达2100余亿元。“仅按6793亿度的居民生活用电量计算,这笔收费也达270多亿元。”上海市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说。
□表态
公民有权拒缴目录外收费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回应,下一步,我国将清理规范民生资源附加费在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对于未列入财政部目录清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拒绝缴纳。
值得关注的是,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实施普遍性降费,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未经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一律取消;对收费标准超成本的要切实降低。对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实时对外公开,清单外的收费一律取消。
记者还了解到,为落实国务院相关要求,财政部官网近日已向社会具体公布了200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财政部同时明确,对目录清单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律不得执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拒绝缴纳。
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要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和收益共享机制;完善非税收入征缴制度和监督体系。
■附加费的那些事
电
电价中“城市公有事业附加”收取半个世纪,却缘起于一纸通知、“几项规定”。以一度居民生活电价中1分至2分钱不等的“城市公有事业附加”为例,其缘起于1963年发布的《关于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几项规定》,距今超过50年,且最初只限于经国务院批准设市的城市,县镇一律不准征收。
水
水价中的“污水处理费”涨幅远超水价本身,征收依据存在重叠,还成为调价捷径。记者从上海、海南等地污水处理企业了解到,污水处理费是各地水价的主要附加费用之一,目前正被纳入环保税改革。有专家指出,亟待加快费改税,避免附加费成为调价“捷径”。
煤
煤价中的多项附加费屡次被清理,一些地方却屡次擅收,“小金库”十分顽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煤炭价格也是擅收附加费的“重灾区”。据统计,涉及煤炭的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度有几十种,包括矿业权价款、水土保持费、土地使用费、环境治理保证金、可持续发展基金、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乃至“占道费”。
- 相关阅读
-
沪港通今启动受港欢迎中央挺港兑现总理"礼包"
中新网11月17日电 综合报道,上海与香港两地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今天(17日)启动。香港多方予以欢迎,认为这是中央对港支持的体现。外界期待,深港通乃至两岸三地通未来能够实现。 总理博鳌...
-
林志颖诉整形医院擅自使用其照片获赔10.2万
北京伊美康医疗美容门诊部在其印刷的《整形114》杂志中,擅自使用了林志颖的照片。记者昨天获悉,市二中院终审认定门诊部侵犯林志颖肖像权,判决其赔偿10.2万元。 2014年4月,林志颖起诉称,2013年12月,...
-
手机APP乱象丛生:灰色产业链成型用户投诉无门
京华时报制图何将 ◎窃隐私偷钱包渐成灰色产业 ◎隐患多维权难用户投诉无门 你是否发现从功能机用户升级成智能机用户后,骚扰电话越来越多了?你是否会被手机中无法删除的预装应用困扰?是否因点击...
-
揭秘买官卖官潜规则:有人贷款买官有人由民企赞助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本平14日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线直播“反腐三人谈:用好巡视这把剑”时透露,巡视组在巡视当中发现一些地方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的问题时有发生。比如,有一个地方发生了多名市、...
-
国际金价持续下跌至四年新低“央妈”出手囤金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下挫,目前已跌至四年新低。去年刷新购金记录的中国大妈,并未再度疯狂抄底,而是捂金待涨。 当前,在美元升值背景下,被称为“乌鸦嘴”的国际投行几乎一致看空黄金市场,狂呼国际金价...
-
国际会议周中国表态“花钱”累计逾千亿美元
向APEC组织和东南亚国家捐款,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注资,再或者筹集资金成立基金……近来,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频频慷慨解囊。 大手笔往外“掏钱”背后是什么考量?经济与外交专家在接受北京青年报...
-
八旬老人用一张民国时期500元钞票买火车票(图)
11月15日上午,永康火车站售票厅内,一位老大爷来到售票窗口要买一张去丽水的火车票。售票员正准备打印车票时,老大爷将一张皱巴巴的钞票递了过来。售票员眼光一扫,这张钞票怎么看着不对劲啊。 她仔细...
-
双11奇葩事:毒贩学电商搞促销快递员怕冷偷车送件
“双十一”已落下帷幕,今年天猫11当日成交额突破了571亿元,一举刷新世界纪录。这其中的故事,除了“败家女”疯狂抢购事迹,还有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奇葩事。 妻“双十一”败两月工资男子抱稻草人睡涵洞 11日,广东...
-
网购化妆品乱象多食药监局抽检不合格产品仍在卖
今年“双11”再次点燃了人们的消费热情,网购化妆品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在互联网销售化妆品日益繁荣的背后,其实也潜藏着不少隐患。中新网生活频道调查发现,网络上销售假冒名牌化妆品的产品、被国家食药...
-
上海7银行信用卡违规被罚240万
原标题:7银行信用卡违规被罚240万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记者昨天从上海银监局网站获悉,上海市的7家银行因其信用卡中心存在未按规定审查资料和确定授信额度等违规行为,被处以240万元的罚款,并提出“刚性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