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观点PK:南方集中供暖,可行吗

2014-11-18 10:25:12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南方集中供暖,可行吗

  PK台

  这两天,随着全国不少地区气温的下降,又到了“北方人得瑟,南方人哆嗦”的时候。这句话可以说是寒冷冬日南北方有无供暖的真实写照。尤其近年,随着南方极寒天气频频出现,人们对供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南方要不要实施集中供暖?近年来这个话题一直被争论不休。

  正方 南方供暖应提上议事日程

  北方公众用得起暖气,南方民众同样也用得起。这且不说,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南方许多民众对集中供暖也有迫切需求。

  随着天气转冷,南方人开始翻箱倒柜找过冬衣服,同时不免老话重提:什么时候南方才能实现集中供暖?

  记得读初中时,有一位美术老师是从东北那旮旯来的,冬天的时候,她在课余时告诉同学们:你们南方可真冷啊!俺们北方虽然下雪,但一点也不觉得冷。不过,当时我没到过北方,也就无从判断。后来有了比较,才发现“南方的冬天比北方冷”,确实有其道理。不仅冬天的寒风让人受不了,阴雨天或雨雪天时,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让人坐不住,感觉就像在冰窟里。虽然也有空调,但空调和集中供暖的效果,那基本可以说是两码事。

  除了舒适程度不一样,集中供暖还有不少好处,比如费用相对低廉,安全性比较高,从能耗来讲可能也比分散、自供暖低,也就是减少浪费。

  我试过空调以外的自供暖方式。一种是用油汀,这玩意儿功率大,耗电多,供暖范围小,只能偶尔为之。另一种是地暖,说起来更是一把辛酸泪。我采用的是壁挂炉式的天然气地暖,光是从启动到产生效果,至少要花费10小时,一旦关掉再开,没多久热气就消散了。可要一直开着,光是想象气表噌噌往上涨的速度,足以让人心痛。记得有个冬天开了地暖不到一个月,光交燃气费就好几千块钱。从那以后,家里的地暖就成了摆设。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盼望着有一天南方也能够集中供暖。这也不禁让人纳闷:供暖上的“南北分治”,究竟科学性何在?如果说是气候原因,长江以南很多地方的气候也够得上北方地区的供暖条件。何况,近些年气温反差很大,南方一些地方冬天零下好几摄氏度也是常有的事。若说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缘故,这在现在更加不成问题了。北方公众用得起暖气,南方民众同样也用得起。这且不说,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南方许多民众对集中供暖也有迫切需求。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南方集中供暖不应年复一年地停留在讨论上,而应提上议事日程,进入调研和方案制定的轨道。当然,也有必要看到,集中供暖虽然好处多多,但前期投入会非常大,而且由于管道建设等原因,对城市基础设施会造成很大挑战。这不会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从可操作性角度,南方集中供暖不必采取“一刀切”方式,应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和条件,让各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分期逐步稳妥推进。

  □魏英杰(媒体人)

  反方 供暖未必都要“集中”

  南方即便真是采用集中供暖,无论政府财政还是家庭,恐怕都要付出更多财力,才能获得与北方同样的温暖,与其如此,还不如多想想分户供暖的招儿。

  南方的冬天也很冷,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争议的应该是以怎样的方式解决供暖问题。很多人对于“供暖”的理解,好像只有北方的集中供暖一途,事实上,集中供暖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完美,在温暖的背后也隐藏了很多问题。要看到,集中供暖的“性价比”未必有人们想的那么高。

  首先,就最直接的居民开销来说,集中供暖并非“免费午餐”,市民需要为此付出不菲代价。按照北京今年的收费标准,由市热力集团供应的民用供暖价格为每建筑平方米、采暖季24元,也就是说一个80平米的屋子,三个月要缴纳的暖气费为2000元左右。南方同样面积的家庭,如果开空调取暖,所耗电费可能也相差不多。

  其次,在集中供暖的模式下,需要消耗相当大的管理成本。前不久就有很多北方网友质疑,近几年煤价跌入谷底,但很多城市煤炭供暖的取暖费却纹丝不动。成本降了,为啥取暖费不降?供暖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共同的说法是,煤炭价格虽然下降,但供热成本没有降,比如网管运行费、折旧费、人工费等连年上涨。虽然“局内人”的说法不能全信,但在这种集中且成本不透明的模式下,最后都需要消费者承担。

  再次,也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去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还曾发表一篇论文,称以淮河为界,烧煤供暖的中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水平高于中国南方,北方5亿居民因严重的空气污染,平均每人失去5年寿命。虽然其研究结论是否科学,还有争议,但每到供暖季节,北方很多城市空气污染加重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并不是说集中供暖一无是处,就拿污染问题来说,北方集中供暖相比分散供暖可能还更环保。以上所列,只是为了说明集中供暖也有其局限所在,南方完全可以探索一些既可以暖,又能克服这些缺陷的供暖方式。其实,现在南方很多城市家庭,已经逐步习惯电暖气、采暖炉等供暖方式,一些新建的小区也开始提供分户供暖的选择。

  从客观条件来看,南方空气湿度大、墙体薄、门窗多,即便真是采用集中供暖,无论政府财政还是家庭,恐怕都要付出更多财力,才能获得与北方同样的温暖,与其如此,还不如多想想分户供暖的招儿,别在集中供暖一棵树上吊死。

  □王建(职员)

  • 相关阅读
  • 柳城蜜桔年产35万吨当地官员来北京帮推销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贾兴鹏)“今年柳城蜜桔又是一个丰收年”。日前,广西柳州柳城县的副县长,县人大主任等来到北京,帮忙推销今年丰收的蜜桔,据副县长黄志英表示,预计今年柳城蜜桔产量在35万吨左右。 在中国...

    时间:11-18
  • 北京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并非买房即可就读

    原标题:就近入学有望不再简单看“学区房” 北京就近入学标准将细化。昨天上午,市人大代表走访北师大实验二龙路中学等,对北京的教育情况进行视察,市教委主任线联平透露上述消息。这意味着,“天价”学区房疯涨的态...

    时间:11-18
  • 国务院发布核准投资新目录过剩产业禁立项(附全文)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刘然)国务院近日下发《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应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环境影响大...

    时间:11-18
  • 商务部:10月网络购物同比增长39.4%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0月份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从累计看,消...

    时间:11-18
  • 商务部:前10月服务业使用外资531.2亿美元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4%;其中分销服务业...

    时间:11-18
  • 商务部:前10月使用外资金额5907.2亿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1-10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9239家,同比增长5.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07.2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

    时间:11-18
  • 商务部:美日对华投资分别下降23.8%和42.9%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10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新加坡、台湾省、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

    时间:11-18
  • 商务部:10月全国进出口22664亿元增长8.4%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贾兴鹏 周素雅)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0月,全国进出口22664亿元,增长8.4%。 据海关统计,2014年10月,全国进出口22664亿元,增长8.4%。其...

    时间:11-18
  • 发改委:投资目录(2014年本)共取消、下放38项核准权限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刘然)今天上午,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下简称《目录(2014年本)》)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录(2014...

    时间:11-18
  • 商务部:中国为埃博拉疫情国提供7.5亿援助国外媒体还说三道四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贾兴鹏 周素雅)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介绍中国政府抗击埃博拉疫情对非援助落实情况时表示,中国政府先后提供了4轮总价值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

    时间:1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