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北京复兴门外大街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内的沪港通宣传海报。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金彧 白金坤)17日9:30,沪港通于上海和香港交易所同时鸣锣开市。沪股通、港股通“首单”交易分别被伊利股份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拔得头筹。
伊利股份、长江实业首秀微跌
上交所“沪港通开通仪式”现场信息显示,港股通成交的第一个股票是长江实业,成交价格是142港币,成交总数是8000股,沪股通成交的第一个股票是伊利股份,成交价格是26元人民币,成交总数是32700股。
不过,伊利股份、长江实业首秀失利,均微跌。截至昨日收盘,伊利股份收于25.42元,下跌0.23%;长江实业则收于139.5港元,微跌0.64%。
财经评论员肖磊称,昨日伊利股份、长江实业双双微跌,下跌幅度均不及1%,属于首日平稳运行态势,并不会影响接下来的走势。
海通证券分析指出,伊利股份短期市场分歧勿惧,国际投资者对于大消费行业青睐有加,消费行业低估值个股更值得关注。
超六成投资者想参与港股通
沪港通昨日正式开通,南下买港股的“港股通”每日投资额度105亿人民币还剩87.32亿元,仅用了16.8%。而北上买A股的“沪港通”的当日130亿额度全部用完。
不过,根据新浪财经的网络调查显示,内地有超过六成的投资者想通过沪港通买港股。为何实际的表现和调查存在如此大的差别?一位券商的总监称,两地交易规则是产生额度消耗的原因,由于A股是T+1制度,而港股是T+0制度。此外,投资额度的消耗也并不代表成交金额,只要“挂买单,均算作额度消耗”。
市场 反应
投资者担忧港股操作成本高
投资者老王称,自己并没有开通沪港通,也不想去偿这个鲜。他认为,A股是一个投机偏重的市场,而港股是一个重投资的市场。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一只股票跌的只剩下零头是常有的事情。另外港股的一些交易制度和A股有很多不同,让习惯了A股交易的还是感觉到不方便。“在A股都不能赚钱的话,还是不要去投资港股”。
不过在网上,一些中小散户却认为自己其实想投资港股,但是目前50万的门槛给限制住了。但一些中小散户也表现出了理解,“如果不设门槛,小散户全部涌向仙股赔个底朝天找谁说理去”。
就在昨天购买港股的一些投资者也表现出了困惑。很多当日购买港股的投资者提出了“汇兑成本高的问题”,称“入即亏损近6%”
根据上交所公布的沪港通的参考汇率,每港元兑人民币买卖价分别为0.7671及0.8145。
记者算了笔账,假如以100万元人民币买入股票,要以0.8145汇率换成港元,变成122.77万港元,然后再买入港股。即使平价卖出,再以0.7671汇率换成人民币,则变成94.18万元。这意味着,在投资港股时买入即亏损5.82%。
针对沪港通的汇兑成本问题,上述券商的总监称,上交所提供的仅是参考汇率,主要是为了防止结算透支,最终结算时候要按实际汇率结算。
上交所在介绍结算流程时称,换汇的责任由中国结算承担,在换汇操作中,中国结算需每日对境内所有投资者参与沪股买卖轧差一个净额(净买或净卖),对应香港结算即净应付或净应收港币,向换汇银行进行单方向换汇,然后再将换汇成本按交易总额分摊到每个投资者。
(白金坤)
券商 反应
券商成立应急小组应对突发状况
沪港通开通首日,券商统筹各项工作“保驾护航”。多家券商11月17日表示,沪港通首日公司接受客户咨询较多,主要是咨询交易汇差问题,交易首日,进行T+0操作的客户较少。
据光大证券透露,目前沪港通公司开户超过3800户,首日交易金额为2877万元人民币。港股通业务目前主要是以个人客户为主,首日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未来走势估计比较平稳。
光大证券称,在沪港通开通首日,有900多客户开通港股通,开户势头迅猛,全天营业部、客服部门接受客户咨询比较多。
目前来看,不少券商沪港通开通权限的客户都达到数千户。广发证券截至11日的数据显示,公司开通港股通业务客户数量超过3000户;招商证券港股通开户数亦有数千户,根据客户调查,预计有数万客户会开通港股通业务权限进行交易。招商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沪股通的交易非常活跃,首日的交易额超过2亿。
平安证券昨日对新京报表示,沪港通主要涉及公司三个部门,分别是经纪业务部、运营部和IT部。沪港通开通首日公司成立了应急小组,沪港通是新事物,成立应急小组是为了避免开通当日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纰漏,比如交收不了,出现软件问题等导致客户无法交易等。
平安证券称,从首日的统计来看,由于对交易规则不熟悉或者有风险和收益方面的考虑,客户中做T+0交易的很少。
对于港股实际操作的人少的原因,中信建投证券一名工作人员称,首先开户起步价是50万相对比较高;其次投资者对港股交易机制了解仍较为匮乏;另外,还有一些个人投资者对香港市场有所了解,但对香港市场的风险表示了担忧。
(李蕾 郭永芳)
- 相关阅读
-
柳城蜜桔年产35万吨当地官员来北京帮推销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贾兴鹏)“今年柳城蜜桔又是一个丰收年”。日前,广西柳州柳城县的副县长,县人大主任等来到北京,帮忙推销今年丰收的蜜桔,据副县长黄志英表示,预计今年柳城蜜桔产量在35万吨左右。 在中国...
-
北京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并非买房即可就读
原标题:就近入学有望不再简单看“学区房” 北京就近入学标准将细化。昨天上午,市人大代表走访北师大实验二龙路中学等,对北京的教育情况进行视察,市教委主任线联平透露上述消息。这意味着,“天价”学区房疯涨的态...
-
国务院发布核准投资新目录过剩产业禁立项(附全文)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刘然)国务院近日下发《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应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环境影响大...
-
商务部:10月网络购物同比增长39.4%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0月份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从累计看,消...
-
商务部:前10月服务业使用外资531.2亿美元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10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4%;其中分销服务业...
-
商务部:前10月使用外资金额5907.2亿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1-10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9239家,同比增长5.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07.2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
-
商务部:美日对华投资分别下降23.8%和42.9%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10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新加坡、台湾省、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
-
商务部:10月全国进出口22664亿元增长8.4%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贾兴鹏 周素雅)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发布会上表示,10月,全国进出口22664亿元,增长8.4%。 据海关统计,2014年10月,全国进出口22664亿元,增长8.4%。其...
-
发改委:投资目录(2014年本)共取消、下放38项核准权限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刘然)今天上午,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下简称《目录(2014年本)》)相关情况进行介绍,并答记者问。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录(2014...
-
商务部:中国为埃博拉疫情国提供7.5亿援助国外媒体还说三道四
人民网北京11月18日电 (贾兴鹏 周素雅) 18日,商务部召开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介绍中国政府抗击埃博拉疫情对非援助落实情况时表示,中国政府先后提供了4轮总价值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