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房地产市场回暖,一线城市土地交易不断升温,土地出让金悄然攀升至历史高位。公开数据显示,前11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额达319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并创历史新高。随着12月数宗优质地块的入市,这一记录还将被改写。
多项政策刺激带来的市场预期逆转,以及一线城市“避风港”作用的凸显,成为楼市和土地市场回暖的主因。业内人士指出,在这背后,楼市资金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回归的大势难逆,这将对今后的一线楼市起到明显的助推作用。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的态势将更加明显。
土地交易量跌价涨
在各项政策利好刺激下,近期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明显升温。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前11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共成交住宅用地195宗,成交土地价款3190.33亿元。这一数据不仅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记录,而且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
算上商业用地和其他经营性用地,一线城市截至目前成交总土地价款高达4692.9亿。中原地产认为,2014年全年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必将突破去年创造的5245亿的历史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交易,呈现出“量跌价涨”的态势。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一线城市仅成交住宅用地195宗,为近5年来同期的最低值。且与去年全年的交易数量相比,下降30%之多。同时,前11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价为11886.42元/平方米,比去年的7571元/平方米上涨高达57%。
放在整体市场之下,这种情况显得颇为突出。从今年9月以来,土地市场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但整体土地交易宗数和交易价格均变化平稳。不少二三线城市虽然推出优质地块,但整体交易热度仍不及往年,土地市场的回暖速度相对缓慢。
按照历史经验,土地市场的变化往往比住宅市场滞后3-6个月。即在房屋市场成交量出现涨跌变化的3-6个月之后,土地市场才会呈现出同样的变化。但在今年,二者的变化趋势较同步。从三季度开始,房屋和土地交易市场几乎出现同步升温。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前松后紧”的供地节奏,使得下半年各地不断供应优质地块,引发企业哄抢。另一方面,9月底以来不断推出的信贷新规、公积金购房新政、降息等政策,极大改变了市场预期,促使房地产企业出手拿地。
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之所以升温迅速,主因在于在供需关系发生逆转的大背景下,其作为“避风港”的作用不断凸显。数据显示,自2012年4月以来,全国商品房库存连续31个月保持上涨。且与最低点时相比,最近两年多来,全国商品房整体库存上涨接近9成。同时,四个一线城市仍然维持着“供不应求”的基本面。
一线楼市“点点红”
土地交易升温的背后,正折射出资金流向的变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林表示,随着房地产业整体利润率的降低,资金正在从楼市撤出流向其他行业。楼市复苏并未呈现“片片绿”,但在一线城市已然可见“点点红”,资金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回流的现象明显。
“支出同样的销售成本,一线城市贡献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可能数倍于二三线城市。”京城某上市房企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总部位于北京的该公司正着力进驻广州和深圳市场。而在二三线城市的策略上,只选择东部省会城市,不会进驻三线城市。
恒大、碧桂园等一些南方的开发商,近些年也在收缩二三线城市布局,并尝试进驻北京市场,一些房企甚至不惜高成本拿地。分析人士指出,这些企业调整布局的思路在于“集中战线、规避风险”。
上述房企负责人说:“在北京卖一套房子,可贡献二三百万元的销售额,相当于中小城市卖三四套。而且北京项目的利润率有保证,外地就不一定。”他表示,公司所布局某个中部城市,房价已连续三年未曾上涨,极大压缩了项目的利润空间。
2007年以来,房地产企业曾出现一波进军二三线城市的热潮,这一度助推了这些城市房价的攀升,也帮助房企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但多年以后,过量的投资使得很多二三线城市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房价上涨乏力,利润空间压缩。
自2012年以来,资金又出现“回归潮”,除前述土地交易的升温外,还表现在房地产投资的变化上。据统计局数据,前10月,除上海外,北、广、深三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2.4%)。其中,北京增长14.8%,广州则达到18.6%。
尽管大量资金已从二三线城市撤出,这些城市的过剩风险仍然不容忽视。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日发布报告称,2015年房地产仍然处于去库存阶段,并且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会有分化表现:三线城市市场状况恶化比较明显,二线市场局部趋稳,而同样具有高土地成本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相对更健康。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推动资金回流,未来将有更多的资金向一线城市流动,或者选择撤出楼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相比三四线城市看得见的风险,房企更加扎堆一线城市,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并可能继续推高地价。
“地王”入市 升水难免
土地市场火热正给一线楼市带来“润物无声”的影响。张大伟认为,相比交易成本的变化,其对于市场预期的影响显而易见。
12月3日,北京土地市场挂牌多宗土地,其中包括一宗建筑规模近42万平方米、底价达到70.7亿元的“准地王”。分析人士普遍指出,类似地块的推出,不仅会推高其所在区域的热度,还将助推整体市场的预期,庞大的数据将给市场带来刺激。
土地成本的提高,也将助推房价上涨。张大伟还指出,由于北京多宗住宅用地都配建保障房或自住型商品房,因此纯商品房地块的实际成本要高于预期。这将使得项目入市时,房价将随之“水涨船高”。
事实上,尽管土地价格高企,但前11月,一线城市住宅用地交易的平均溢价率为25.50%,甚至低于去年全年32.53%的水平。也就是说,政府部门已经悄然提高土地底价,这显示出政府部门对土地市场的上涨预期较明确。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房地产企业出于去库存的业绩考虑,以及缓解资金压力的考量,恐不会出现大面积涨价的现象。但在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的背景下,资金流入、地价高企,已给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埋下伏笔。
一方面,若一线城市成交量持续升温,势必会带动房价回升。事实上,随着销售目标的接近完成,一些房地产企业已经悄然提高项目价格,不少二手房项目也出现提价现象。另一方面,“限价令”的松绑,正在给一批高价项目“放行”。以北京为例,此前风靡一时的“蓟门桥地王”项目,今年已经入市并获得热销。而“万柳地王”、“农展馆地王”等一批高价项目预计将在2015年入市,其无疑将抬升北京楼市的成交均价。
数据显示,今年10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停止下跌,其中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1月,上海、深圳两地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已出现环比上涨的情况,其中上海的涨幅达1.18%。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二三线城市楼市上涨乏力,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其中,一线城市的“独大”局面将继续凸显,房地产成交量和价格仍有升温的动力。(记者 张敏0
- 相关阅读
-
海澜之家奇妙羽绒展彰显国民品牌品质风范
2014年11月26日至30日,海澜之家“品质非凡”羽绒奇妙展在北京世贸天阶西广场盛大展出。这是继11月4日上海站之后,海澜之家“品质非凡”羽绒奇妙展第二次与公众见面。在北京世贸天阶西广场,...
-
法国承诺帮中国追缉贪官中方圈定10人“黑名单”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姚蒙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丁良恒】据英国路透社3日报道,法国司法部刑事事务主管罗伯特·格里称,法国愿意协助中国追缉可能在法国境内的贪腐嫌犯。只要中国承诺不对这些“罪犯”判处死刑...
-
不动产登记条例将出台多个城市被安排先行试点
在11月28日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式成立后,广东、山西等地也纷纷出台文件加快推进登记整合工作。昨日,新华社透露《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很快将出台。中新网从参与制定该条例的专家处获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
-
北上广深将试点保障房REITs初步方案已报住建部
试点范围为租赁性保障房,初步方案已报住建部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初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特大城市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方向,试点范围初步定于租赁性保障房,...
-
注册制改革方案上报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
讨论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门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3日表示,证监会按照中央的要求,11月底已经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方案上报,明年将公开征求意见,讨论取消股票...
-
财税手段如何助推APEC蓝:成品油消费税调整拉开序幕
原标题:财税手段如何助推APEC蓝:成品油消费税调整拉开序幕 消费税改革正提速。 11月29日,部分商品的消费税政策出现了变化。成品油消费税提高,而小排量摩托车、汽车轮胎、酒精的消费税被取消。一增一减之...
-
住建部专家:房产税实际上已停止扩围
原标题:住建部专家:房产税实际上已停止扩围 近日,有媒体援引深圳地税部门负责人观点称,中央已确定停止房产税扩围,转为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工作。并援引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的观点称,未来房产将...
-
北京二手房房贷惊现8.8折
原标题:北京二手房房贷惊现8.8折 购买二手房时办理贷款的基准利率折扣终于出现松动。昨日,麦田房产发布,通过麦田购买二手房并且在农业银行办理贷款的,可以享受基准利率8.8折的优惠。据了解,农业银行成为今年...
-
自住房单价刷新高丰台花乡地块自住房每平2.9万
原标题:自住房单价刷新高 丰台花乡地块自住房每平2.9万 在定价“随行就市”之后,昨日自住房的最高单价再次被刷新。市国土局官网信息显示,北京市丰台区花乡白盆窑村1516-0665地块上市,其中配建的自住房每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