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国际奶价暴跌 广东奶农每天忍痛倒奶超20吨

国际奶价暴跌 广东奶农每天忍痛倒奶超20吨

2015-01-09 16:08:00

来源:羊城晚报

  位于南沙区榄核镇的一家散户奶牛场因至今仍未找到接收牛奶的奶制品公司,故隔两天就要把产出的牛奶倒掉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实习生 吴梓鸿 摄

  羊城晚报记者 陆志霖

  广东的生奶质量一向全国最好,然而这么高质量的牛奶最后只能白白倒掉。由于国际奶价暴跌而引发的国内倒奶、杀牛潮如今已经蔓延到广东。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广州番禺、佛山三水、惠州博罗、珠海等地从1月1日起已经纷纷出现奶农卖牛、倒奶的现象。奶农每天倒奶超过20吨。这在广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现场

  元旦起开始卖牛倒奶

  广州天气连续多天阴霾后,昨日终于迎来一个大晴天。不过,在番禺南沙区榄核镇,今年已经60岁的徐先生依旧愁容满面。他一早4点多起床就开始给奶牛挤奶,但紧接着他又要十分无奈地把奶罐里存放着的3吨生奶倒掉。这已经是他从1月1日以来第二次倒奶了,前后倒掉的牛奶共有11吨之多。

  “生奶挤出来后在奶罐里已经存放了3天了,还是没人来收,但奶牛每天都要挤奶,只能把奶罐里的旧奶倒掉,给今天新挤出来的生奶腾位置。”提起倒奶一事,徐先生眼眶泛红。

  徐先生从16岁开始在牧场工作,如今和其他两位奶农一起在榄核镇经营着330头奶牛。去年以每吨5550元的价格卖给花都一家奶站,平均两天就要送一次奶。然而,从去年12月中开始,奶站就通知徐先生说,1月1日后就不再收奶了,原因是向该奶站收奶的一家乳品企业提出今年要减少收奶50%。

  “养牛养了40多年,以前市场再不好最多是便宜点卖,从来没试过没人收奶这样恶劣的情况。”徐先生无奈地说。

  产奶没人收,养牛成本又高,徐先生只能陆续卖牛,如今已经卖掉了几十头。“如果是在去年12月初卖的话还能卖出一头1万5、1万8这样的好价钱,现在卖牛的奶农多了,价格也跌到了一头1万元左右。”

  除了番禺之外,远在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合湖村的三个奶牛养殖小区也遭遇一样的问题。其中一位散户奶农熊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三个小区合共20多户散农,养殖2000多头奶牛,现在除了有5户暂时还找到奶站收奶,有几百头奶牛已经卖掉之外,其余剩下的大概600头奶牛既卖不出去,产奶又没人收,只能每天倒奶。“从1月1日起,每天倒掉的奶就有7到9吨,每天损失4万元,而且这个损失还没包括奶牛的养殖成本。”

  现象

  中旬或爆更大一波“倒奶潮”

  500头以下规模的中小奶场被奶站拒收,500头以上,甚至上千头规模的大型奶场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

  李先生是广州一家有大型奶牛养殖场的负责人。由于生奶质量较高,去年得以6200元/吨的高价向两家乳品企业供奶,但去年12月20日,还是被其中一家通知称从今年1月1日起不再收奶。李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现在虽然已经找到了第三家乳品企业收奶,但是价格仍未谈妥,对方仍在观望。“如果是少于5000元/吨的话,基本就是亏本卖了。”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邱勇胜常年和省内的大小奶场、奶农打交道。他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目前全省奶牛的存栏量共有约5万头,其中温氏、风行、晨光、燕塘等大型的规模养殖场占了六成,而剩下的四成基本是500头以下规模的中小型奶场、散户奶农,分布在广州、珠海、惠州博罗、佛山三水、清远等地。

  邱勇胜表示,大型养殖场因为产量高质量好,乳品企业会优先考虑收奶,而如今受影响最大的,并开始出现卖牛、倒奶现象的则是那些散户。其中,广州约有300头奶牛的奶被倒掉,博罗约有200头,三水约有600头,珠海约有300头。如果按一头奶牛一天产奶15-28公斤计算,每天被倒掉的牛奶就有21吨-39吨。这在广东历史上还是首次发生。

  据记者多方了解,其余的中小型奶场、奶农虽然还有乳品企来收奶,但也只是过渡性地暂时收到本月15日左右。“到时候就会出现更大一波杀牛、倒奶潮。”邱勇胜说。

  背景

  国际奶价腰斩

  广东的生奶质量一向全国最好,为何今年会突然遭到乳品企业拒收、减收呢?广东省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关伟昆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切都是主要受到国际奶价跌幅巨大影响。

  由于对主要新兴国家的乳制品需求有过于乐观的预期,全球各地都在大幅扩充牧场,加快了奶牛养殖,生奶产量在去年出现暴涨。而今年中国、印度、中东等新兴国家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对乳制品需求下降,市场增长放缓,以至于全球原奶出现供过于求,国际奶价从今年3月开始下跌,一直持续至今。国际奶价下降,进口的全脂奶粉的价格也跌去一半,1吨的进口价约为1.7万元。

  原因

  生奶成本是复原奶三倍

  关伟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吨全脂奶粉可以做成复原奶8.5吨-9吨,1吨复原奶的价格约为2000元,而在广东,1吨生奶的平均收购价就要6000元左右,也就是说,用生奶生产的成本是用复原奶的三倍。“少收10吨奶就能节省4万元的成本,乳品企业不收奶也是无可厚非。”

  资深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还表示,2013年出现的奶荒抬高了奶价后,买涨不买跌的国内乳品企业因此已经库存了大量奶粉,如今基本都在消化库存中,也无力消化新产的牛奶。

  此外,市场需求又增长缓慢。随着中澳自贸协定签订,欧盟配额制今年4月将要取消,国内乳企加快境外布局奶源,洋牛奶、洋奶粉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乳品行业专家王丁棉曾经统计过,目前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已有27个,品牌多达近100个。液态奶进口量预计去年就有28万吨。这个数字在2005年才只有3800吨。受此影响,时至去年10月全国的乳制品生产总量2198.8万吨,同比增长只有0.04%,其中,液态奶的生产总量有1193.1万吨,同比增长也只有0.72%,双双接近零增长。

  心声

  政府适时

  给予奶农补贴

  “奶场、奶农倒奶、卖牛、杀牛,这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头奶牛要培育三年才有产出,以后市场一旦恢复,又要出现奶荒的恶性循环。”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陈三有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关伟昆认为,今后政府可以引导乳企全部用生奶来生产鲜牛奶,减少复原奶的使用,同时引导消费者饮用鲜牛奶,或者适当时候对奶农给予一定的补贴,让奶农得以生存下去。

  而目前奶农最大的心声则很简单:不求高价,只求收奶。“现在只要有人收奶,便宜点亏本卖也无所谓,起码可以熬过今年,等以后市场复苏了再来谈赚钱。现在天天倒奶,心情无比郁闷,这些都是质量很好的牛奶啊!”徐先生心疼地说。

  • 相关阅读
  • 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超40万亿元

    记者郭子源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截至2014年末,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已超40万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清算量37.5万亿元,较2013年的2.6万亿元增长逾13倍。工行新加坡分行2013年2月获得央行授权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成为中国央行首次在中国以外国家选定的人民币清算行。...

    时间:01-12
  • “宝”类理财产品整体规模现负增长

    市场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分析师马骁表示,宝宝类产品本质上是货币基金,其收益率受货币政策和市场货币供应量影响极大。当下,在各家商业银行的内部机构中,资产管理部、私人银行部成了利润贡献率高的“香饽饽”,利润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时间:01-12
  • 我国将联手查处“空闹”行为

    1月10日,由昆明至北京MU2036航班上,有游客因不满航班延误擅自打开飞机紧急出口,其中涉事北京旅行团导游李某媛及一名旅客被治安拘留。业内人士表示,要提醒游客,一旦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不仅会影响办理出国签证,就是求职就业也会受到影响。...

    时间:01-12
  • 北京“单独两孩”一年申请超三万 在可控范围内

    去年实施“单独两孩”新政后,全市一年申请人数已超三万例。...

    时间:01-12
  • 山东进口整车海铁联运专列启程

    1月11日,在中铁特种货车黄岛货运站,海关、检验检疫人员查验即将发运的进口整车。当日,“青岛港——乌鲁木齐进口整车海铁联运”特货专列踏上旅程。这是山东地区开通的首列进口整车海铁联运专列。俞方平摄(新华社发)...

    时间:01-12
  • 海水淡化谋增量仍须添力量

    近日,河北曹妃甸日产百万吨淡化海水项目获批,该项目每年可供水超3亿立方米,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年用水量的10%左右。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水资源配置体系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树立资源综合利用理念,争取早日形成合理统一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机制。...

    时间:01-12
  • 油价或跌进“五元时代” 市场担心再遭消费税上调

    按照新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时间:01-12
  • 李树翀:中国互联网正从消费型转向企业型

    “中国互联网正从消费型转向企业型。目前中国的工业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深度和广度有限,但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互联网产业强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传统企业首先要立足创新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来提升品牌宣传、渠道建设、营销管理等方面的效率。...

    时间:01-12
  • 出口配额管理取消 我国稀土监管重点转向生产环节

    今年起,我国正式取消稀土出口配额管理。配额管理取消后,我国对稀土行业监管的重点,会更多地从出口环节转向国内生产环节——  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取消实施多年的稀土出口配额管理。...

    时间:01-12
  • 国际油价格跌势不减 国内油价或降至"五元时代"

    此次下调若成行,全国大部分省市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将在时隔5年多后再次步入“五元时代”。我国汽柴油消费税的调整依据是2009年颁布施行的《消费税暂行条例》,条例规定“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时间:0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