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要在研发、引进、转化上下功夫。围绕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提升科技的支撑能力。鼓励发展企业主导、市场需求、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联盟,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用好用活现有人才。构建信息高速公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四化”同步。
——摘自201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宁夏拓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管理改革取得新进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对外科技合作深入推进,全区科技创新潜力跃升至全国第8位。
一、要素投入及重要科技产出指标
1、全社会研发经费强度
宁夏财政R&D投入的60%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建立了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技创新稳定支持机制。2014年宁夏研发(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的0.83%,全社会研发投入规模同比增长47.2%。
2、全社会研发全时人员数、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员比例
2014年,宁夏全区R&D人员达到10389人年,比上年增长21%。每万就业人员从事R&D活动人员比例18.5人年。
3、专利授权量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2014年,宁夏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394项,争取经费2.96亿元;联合高校、院所实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6项,资助231名博士、硕士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527件,申请专利267项,获得授权专利150项,取得了一批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的科技成果。
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2014年宁夏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活力得到加速释放,有26家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的产品闯入国际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2%,其中,高技术产业对宁夏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1.2%。
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主要指标
1、重大项目和主要成果
2014年,宁夏全年争取国家各类科技项目237项,获批资金约1.67亿元,实施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347项,安排资金约1.24亿元,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8项。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2014年,宁夏新组建了先进铸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及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镁及镁合金和氨基酸等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21个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新认定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新组建了枸杞、牧草产业技术等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获科技部批准组建,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批准挂牌,与中国农科院等院所合作共建了西北(宁夏)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银川科技创新与产业育成中心正式启动运行,中卫市沙坡头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
3、开放合作与人才引进
2014年,宁夏配合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和自治区“百人计划”,实施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12项;推荐的3名科技领军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引进博士32人、硕士48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1人,柔性引进院士11人,培养技术骨干2195人。联合高校、院所实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6项,资助231名博士、硕士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4、政策保障
2014年,宁夏起草了《自治区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简化申报和审批程序,拓宽网上申报、受理和评审的范围。出台了《调整自治区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推进财政支持方式的重大改革,改变传统的先立项、先投入做法,实行了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机制。修订了《自治区企业科技创新后补助暂行办法》。
三、重点领域成果与成效
1、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宁夏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主要分布在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区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2%。
为了调整产业结构,2014年宁夏加快推进“智慧宁夏”建设。生态纺织产业开启发展新引擎,构建与西部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气化、能源电力产业配套的国内首个环保化纤纺织产业中心,建成了全球唯一的12.5万锭全流程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纺纱生产线。现代信息产业异军突起,银川成为国家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
2、深化对外科技合作
2014年,宁夏对外科技合作深入推进,取得了一批合作成果。积极筹备设立中阿农业科技基金,与迪拜园林农业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筹建迪拜生态园林绿化与现代农业科技园;开通了中阿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系统,推进中阿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推进中阿技术转移转化,争取中阿技术转移中心落户宁夏。积极筹建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联合实验室,推动宁夏清真产业国际化。
3、科技与金融结合取得实质进展
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联合财政厅设立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全区风险补偿资金总额达到2600万元;首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推出了“智易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
4、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三农呼叫服务中心功能,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应用,建立了一批示范样板和商业运营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制定了《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特色农业试点方案》,重点开展旱作优势作物品种引选与农机、节水、农艺一体化集成创新。
5、民生科技领域
围绕宁夏“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实施,积极开展科技扶贫,让科技成为扶贫开发新引擎。启动建设了20个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着力培育设施果菜、枸杞、酿酒葡萄等20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深入开展科技扶贫指导员“百人团”工作,建立了64个科技示范基地,形成了科技引领、整村推进的扶贫典范。
(以上数据由宁夏科技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