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张璐
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月26日在天津高新区挂牌。示范区包括“一区二十一园”,用地总面积244.6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为天津高新区(包括华苑、北辰、南开、武清、塘沽海洋五个科技园),用地面积55.24平方公里。
天津将面向全球组织科技要素,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科研机构或研发中心,密切与北京、河北科技合作交流,引进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和产业化基地。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赋予天津市属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自主权,取消所有审批和备案程序,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给予政策性投资支持。推动企业建立创新机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建立示范区企业创新券制度,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协同创新。
自创区产业布局规划为建设“一线、两带、一城”产业聚集区。“一线”即京津科技新干线,从北京中关村到天津滨海新区,借重首都创新资源,构建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轴线。沿线重点布局武清区、宝坻区、北辰区、东丽区各分园及空港科技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2个分园,重点建设京津协同创新载体,承接首都科技成果和资源溢出。依托特色园区、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区域主导产业,做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特色优势产业。
“两带”即围绕京津科技新干线主轴延伸形成的两条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转化带。向西南延伸:重点布局华苑科技园及南开区、西青区、静海县各分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向东延伸:重点布局津南区、东丽区、宁河县和蓟县各分园,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科技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行业为主导的若干个产业集群,促进周边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源开放共享。
“一城”指中心城区,包括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各分园,依托中心城区高端工业布局及都市工业园区、科教资源聚集区等空间载体,以研发设计、科技咨询、文化创意、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与产业布局。
天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倪祥玉表示,天津高新区正在着力打造四大高端产业链,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形成特色产业聚集效应。一是依托曙光计算机与世界著名IT公司合作项目以及南大通用等骨干企业,打造千亿级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二是以数字液压、百利集团为龙头,整合上下游企业,打造千亿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三是以金钒光热与渤化集团全面战略合作为依托,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链;四是以华泰汽车和力神电池、波士顿动力电池、轮毂电机、汇安汇电池隔膜等项目为依托,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同时,加快文化创意、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内达到800亿元至1000亿元产业规模。
借助这四大高端产业链,到2025年,高新区总收入将达到8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将突破2万亿元,核心区工业总产值1.2万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创新指标进入全国高新区最前列。
观察
与中关村共建中国版硅谷
曹斌
作为中国头脑风暴中心,中关村的角色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与中关村毗邻的天津高新区,它的角色是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天津高新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两个中心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从中关村到天津高新区,将形成一条近150公里的创新带,成为中国版硅谷。
创新的目的,最终要实现产业化。中关村作为科技创新中心,要辐射和带动周边以及全国产业发展。最近几年,搜狐视频、58同城、展讯通讯、京东商城、完美世界、百合网等300多家中关村领军企业转移到天津高新区,天津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关村高科技产业转移发展的重要基地。
只有有了产业支撑,科技创新才有动力。天津高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将为中关村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这里不仅云集了空中客车总装线、加拿大ESI机器人等世界著名制造企业项目,而且吸引了北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天地图全球数据服务基地等国内重大项目,其中肩负国家使命的重大项目超过70个。未来这里将形成4个千亿元高端产业链,完全有能力成为中关村技术转化基地。
中关村的所有优惠政策,将全部复制到天津高新区。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行的10项政策,其中6项推广到全国,4项在批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行。天津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享受中关村所有优惠政策。除此之外,天津高新区还有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天津自贸区等政策叠加优势。
一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十一园:在各区县、滨海新区有关功能区分别规划建设21个分园“一线”“两带”“一城”3.51.2
2020
制表/文华
1.2
3.5
●到 年,总收入将超过 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 万亿元
2025
●到 年,总收入将达到 万亿元,工业总产值将突破 万亿元
2
8
包括 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东区、河北区、红桥区各分园。以研发设计、科技咨询、文化创意、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形成各具特色的空间与产业布局
向西南延伸 重点布局华苑科技园及南开区、西青区、静海县各分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
向东延伸 重点布局津南区、东丽区、宁河县和蓟县各分园,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科技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行业为主导的若干个产业集群
重点建设 京津协同创新载体,承接首都科技成果和资源溢出。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区域主导产业,做大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特色优势产业
重点布局 武清区、宝坻区、北辰区、东丽区各分园及空港科技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2个分园
京津科技新干线
“一线”
指中心城区
“一城”
围绕京津科技新干线主轴延伸形成的两条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转化带
“两带”
●主要经济指标、创新指标进入全国高新区第一梯队 形成天津新名片
一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二十一园:在各区县、滨海新区有关功能区分别规划建设21个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