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探湟鱼洄游奥秘:8350万尾圣湖精灵游入母亲湖

探湟鱼洄游奥秘:8350万尾圣湖精灵游入母亲湖

2015-06-08 15:51:00

来源:青海新闻网

  瞧,这一潭静默的湖水,波澜不惊,静水流深。

  瞧,这片圣湖环抱着她的孩子们,鱼鸟欢歌,祥和融洽。

  这是三十多年风雨无阻,无数青海人无悔地守护着的圣湖,在“封湖育鱼”的坚定信念下,被称为“圣湖精灵”的湟鱼,源源不断地游入母亲湖。

  曾几何时,青海湖湟鱼濒危的命运,成为每个青海人心中的痛,而一轮又一轮的“封湖育鱼”,给危机的青海湖湟鱼命运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连日来,在中央电视台等重点媒体的关注聚焦下,国人将目光锁定在了“青海湖”、“洄流湟鱼”、“裸鲤”等关键词上,这一刻,青海人更加坚信,“封湖育鱼”使命在肩,任重道远。

  1979年,国务院颁布《水产资源保护条例》将青海湖裸鲤列为重要保护对象。1980年,省政府颁布《青海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在省委、省政府的主导下,1982年冬季、1986年1月至1988年12月、1994年1月至2000年12月、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全省五次发布封湖育鱼通告。

  多年以来,从单一的行政处罚到增加刑事处罚,打击非法捕捞、贩运、加工、销售裸鲤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加大退耕还草力度的同时,我省还加大了湟鱼人工孵化技术攻关、产卵场地的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的投入,以及对青海湖水资源的监测力度,裸鲤资源量12年间增长了17倍多,青海湖鸟禽种类也从1989年的164种增加到目前的220多种。

  “有时为了采集到优质成熟的鱼卵,我们要沿河道跑很远的路,中午只能啃馒头,吃咸菜,喝河水,将就一顿。几个月下来,脸晒黑了,胳膊也晒脱皮了,当看到采集的鱼卵孵出鱼苗时,所有的困难都感觉不算什么。”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放流站工作人员说。

  为有效恢复裸鲤资源量,从2001年起,我省专门成立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对裸鲤进行淡水人工孵化大获成功,使人工放流裸鲤变为现实。自2002年以来,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累计向青海湖放流裸鲤鱼苗8350万尾,人工放流对青海湖裸鲤资源贡献率达到了23%。经水产专家鉴定,放流的鱼苗体格健壮,规格整齐,为恢复青海湖渔业资源和环湖地区的生态平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