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银行获券商牌照今年或成行

2015-06-10 09:37:36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银行获券商牌照今年或成行

  传交行混改方案近日或将出炉

  银行变局系列之二

  文/广州日报记者 林晓丽

  混改预期持续发酵,交行实现了6个交易日内的3个涨停,中行则实现了今年涨停板的“首秀”。昨日,在银行股普遍下跌的形势下,交行和中行两只混改概念股继续上涨,截至收盘,作为“混改第一标”的交行更是大涨5.15%。分析人士称,市场有望迎来二八转换,银行股作为低估值品种,存在补涨需求,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引爆银行股的催化剂。市场对混改的预期强烈,究竟混改有哪些想象空间?

  举措一 重点是引入民资

  近日,坊间传言,“交行混改将在本月启动,中国银行有望成为下一个试点的国有大行”。

  而交行近日的公告也显示,其正在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对进展未有说明。

  一名接近交行的市场消息人士称,交行混改最终方案约一个月前已上报国务院,落地“应该就是这几天了”。

  混改方案到底如何?交行董事长牛锡明今年3月公开表示,国家控股基本架构不会做“大”的改变,内部股权结构会有所变化。

  “可能是财政部第一大股东的地位不变,通过增发或者转让的形式引入民间资本。”国金证券银行业高级分析师马鲲鹏说。

  此前坊间传言,复星集团、腾讯等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与交行有过接洽,不过目前三方均对此传闻不予评论。

  经济评论人士余丰慧指出,交行混改一定要把重点和核心放在国资退出、民资较大幅度进入上,民资进入拥有一定话语权后,包括内部的高管选拔、劳动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将彻底市场化。比如:高管人员的选拔将会从目前的任命制,转变为彻底面向海内外进行市场化公开选拔。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薪资就应该完全与市场化接轨。市场化选拔的高管,实行市场化薪酬,是理所当然和天经地义的。

  “民营资本进去就是要赚钱,通过混改,银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将为银行估值带来显著推动;关键在于这将是银行彻底走向市场化的切实之举,甚至比国有银行改制上市意义更大。”余丰慧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目前我国大型国有银行的国有持股比例仍然很高,虽然汇金减持银行股,但是混改面临的难题是国有持股比例难以大幅下调。

  举措二 多银行推出员工持股机制

  按照牛锡明年初的透露,公司治理结构为“下一步改革的重点”,目的是要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管理层的作用。

  据知情人士透露,交行对于人事绩效薪酬的一些改革已经出现“试运行”迹象,总体的方向是用人制度更趋于市场化,加大一线业务人员的奖励弹性。总体的方向是用人制度更趋于市场化,加大一线业务人员的奖励弹性。

  此外,交行高管也已两轮从二级市场“团购”该行股票,人员覆盖总行董事和高管、总行部门高管和分行正、副行长级别。

  除交行外,日前北京银行高管透露,正在酝酿推员工持股计划。而今年4月,招商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审议通过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预案。2014年11月,民生银行公告称通过以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

  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员工持股是银行混改的其中一个措施,也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银行管理层可以与公司、资本所有者绑定为利益共同体,一方面,员工可以分享到国有银行改革的成果,发挥其作为股东的监督和制衡作用。

  不过,余丰慧指出,一定不要把员工持股作为国企包括银行混改的重点。否则,就误解和搞偏了混改的本质。员工持股一定要以约束机制为主,激励机制为辅。员工持股最好是从公开、透明的二级市场购买为好,以此约束员工对本公司有“二心”,通过连股连心激励员工对本公司的忠诚度和向心力。

  金融混业

  银行改革预期将迅速扩散

  银行混业的预期也很强烈。目前正处于停牌的浦发银行,就是因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上海信托控股权,这也是银行混业的动作之一。

  而银行获券商牌照似乎也越拉越近了。一旦证监会正式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就代表金融混业经营的大幕彻底拉开。

  中金此前报告称,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最有可能先行进入证券行业。

  马鲲鹏介绍说,交行的混业动作将在下半年推出,会通过收购券商牌照来实现。

  有消息人士称,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拟售出其所持华英证券33.3%的股权,交通银行有意接盘,该收购计划已上报国务院。不过,交行相关人士并未否认此传闻,称“一切以公告为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也表示,从目前市场成熟度来看,银行获券商牌照已是水到渠成之事,可能今年就有望成行。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对银行而言,在中国进入降息周期的背景下,业绩有明显的下滑压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混业经营就是新增长点之一。

  多家机构分析人士也认为,混改混业的预期催化,低估值的银行股有望迎来一波行情。

  “现在已进入银行利好因素兑现的密集期。” 马鲲鹏指出,有了交行第一家试点之后,银行的改革预期将迅速扩散,加上一直存在的混业经营、业务分拆等事件性催化剂的陆续落地,银行的利好因素可以说是多到根本停不下来。

  券商板块利空因素将逐渐消减

  在利好银行的同时,券商牌照的放开对券商行业的影响又是几何呢?

  某券商高管认为,由于银行所拥有的客户资源远非普通券商可比拟,因此其对此市场的介入,可能会抢占大量市场份额,并压迫全行业佣金率进一步走低。

  而马鲲鹏认为,银行获券商牌照,为银行带来的是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全流程融资服务能力。乍一看,是利空券商利好银行,但实际上,券商牌照开放或从投行业务开始,对券商的影响有限,而且银行更多会通过收购未上市的中小型券商来实现混业,因此,对整个券商格局影响不大。二级市场上,由于券商牌照放开的消息已发酵过一段时间,对券商股的利空因素也是有限的。

  随着管理层多次“禁伞”政策、加速IPO发行以及券商控制两融杠杆等措施的出台,国海证券表示,未来券商板块利空因素逐渐消减。后续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所带来的利好催化将逐渐显现,包括注册制、深港通、养老金入市和海外资金入市等,券商板块进入再配置时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券商股整体走势未能跑赢大盘,个别券商股年初至今涨幅为负数。而券商股的业绩确实相当迷人,上市券商日前披露的5月份业绩报告显示,22家上市券商当月总共营收334亿元,净利润达166亿元。

  • 相关阅读
  • CPI下行提升降息预期:宽松政策应该强调定向

    原标题:CPI下行提升降息预期:宽松政策应该强调定向   5月数据显示,经济并未显著回暖,物价水平回升的力度有限,尤其是弱通胀数据进一步提升了降息预期。同时,在总需求整体不足的情况下,资金滞留于金融体系,货...

    时间:06-10
  • 银行托管P2P资金渐入“实操”阶段

    原标题:银行托管P2P资金渐入“实操”阶段   P2P金融服务平台宜信公司与广发银行9日在北京宣布,宜信公司旗下纯线上P2P平台宜人贷与广发银行达成了全面的P2P资金托管合作,该P2P资金托管模式由银行全程监督出借端和...

    时间:06-10
  • 5月CPI同比增1.2%不及预期机构预测月内或再降准降息

    原标题:5月CPI同比增1.2%不及预期 机构预测月内或再降准降息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1.2%,增速较4月回落0.3个百分点。尽管数据发布前,机构已经普遍预测5月CPI同比增速将迎来年...

    时间:06-10
  • 报告显示:5月网贷问题平台诈骗跑路占六成

    原标题:报告显示:5月网贷问题平台诈骗跑路占六成   速途研究院最新发布的《5月P2P网贷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五月P2P网贷交易规模达610亿元,日均活跃人数近17万人,网贷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正吸引上市公司频频入...

    时间:06-10
  • 公积金政策松绑刺激楼市回暖放款速度慢遭诟病

    日前,随着广州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的调整实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已经全部放开公积金房贷业务。政策内容主要涉及购买首套住房、二套房时首付比例降为最低二成和三成,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亦不同程度上调。 住...

    时间:06-10
  • 物价指数年内首次回落引发市场降息降准猜测

    原标题:物价指数年内首次回落 引发市场降息降准猜测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消息显示,2015年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涨1.2%,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中国CPI涨幅逐月扩大的态势首次出现...

    时间:06-10
  • 李克强:保障基层公务员工资收入合理增长

    近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广大基层公务员的工资调整方案,必须尽快落实到位。 “我们的基层工作人员非常辛苦,所以本次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也是向基层倾斜。”总理说,“这既是对基层公务人...

    时间:06-10
  • 申请者暴增新能源车要摇号

    原标题:申请者暴增新能源车要摇号   新京报讯 (记者郭超)受尾号不限行等利好政策影响,本月底要进行的今年第三期机动车指标配置中,申请新能源车的人大幅增加,在连续不需要摇号分配了7期后,本月的新能源车指标...

    时间:06-10
  • 身份证异地受理降低社会流动成本

    原标题:身份证异地受理降低社会流动成本   此次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招领制度的探索,可看做户籍改革的子命题和新动向。这肯定会降低人口流动的成本、淡化居民的地域属性。   在工作的城市丢了身份证,却要回...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