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高温津贴盼法律兜底

2015-07-16 09:34:00

来源:人民日报

  入伏后,全国多地气温普遍升高,陆续进入“蒸烤”模式,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津贴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出现以“绿豆汤替代津贴”“明发津贴暗扣工资”等问题。

  那么,高温津贴到底应该给谁发?怎么发?发多少?

  南北温差较大,全国未做统一规定,室内室外劳动者均可领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我国南北温差较大,对于高温津贴发放的标准、对象、方式并未做全国统一性规定,均以各地人社等部门发放的文件规定为准,因此各地情况差异较大。

  ——给谁发?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这意味着,在超过35℃高温的露天作业者和工作场所温度无法降低至33℃以下的室内劳动者,均可获得高温津贴。

  ——怎么发?高温津贴发放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月发放,另一种是按日计算发放。北京、上海、山东、浙江等省市均为在规定的发放月份中按月发放;湖北、海南等省份则是根据气温超过35℃的天数,按日计算发放。

  ——发多少?记者统计发现,高温津贴发放标准各省区市间千差万别。查阅已公布的津贴发放标准,按日计算的省市中,最高是天津市现行的每人每天24元;按月发放的省市中,相对较高的江西和山西两省均达每人每月240元。

  很多建筑、快递企业落地难,部分举报热线“零投诉”

  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高温津贴应计入工资总额,在企业自身成本中列支。这项规定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落实较好,但在很多建筑、快递企业往往无法“落地”。

  海口市一名刘姓建筑工人在工地上工作多年,却从未听说过高温津贴。他告诉记者,在太阳暴晒或闷热的天气中,工地最多只是将开工时间提前一小时,也不会相应多开工资,“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哪儿敢提额外要求”。

  一些私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更是对高温津贴“视而不见”。北京市一家私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按规定,企业应该为露天作业员工发放高温津贴,但现在企业人工开支成本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高温津贴就意味着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往往只是调整作息时间,或发点饮料、避暑药,稍微意思一下”。

  海南省人社部门专门设立了投诉电话,受理高温津贴发放不到位的情况,但投诉量很少,尤其是今年以来,还是“零投诉”。合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介绍,近两年来,全市仅接到一起涉及高温津贴的投诉。

  这是因为,不少劳动者对高温津贴了解甚少,很多人怕得罪雇主,加上举证困难而选择了沉默。

  部分地区津贴标准多年未调整,室内劳动者难获得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还明确,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然而,记者采访发现,多地高温津贴因标准长期未调整,因此成为不少劳动者眼中的“鸡肋”。

  目前,山东省防暑降温费实施的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标准,还是源于2006年出台的文件,标准近10年未调整;广东省现行高温津贴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也是依据2007年颁布的文件。

  此外,室内工作人员享受高温津贴的标准操作难度大,难以真正落实。安徽一基层劳动监察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现有规定,露天超过35℃的条件,可以通过气象部门数据进行确定;但对于室内无法降低至33℃的条件,则很难界定。“因为室内温度测量很复杂,不同区域温度差异较大,很难有参照标准。面对这种情况,劳动部门也很头疼。”

  “发放高温津贴属于最基本的劳动权益保障,推进各地各行业不折不扣地落实高温保护政策,关键还得靠法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一方面,应以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为出发点,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企业负担等综合因素基础上,将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调整机制从部门规定上升至法律层面,形成类似最低工资的标准进行“兜底”;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劳动监察执法,提高企业或单位拒不执行高温津贴相关规定的成本,减少违规现象。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李劲峰、陈尚营、伍鲲鹏)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6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二季度全国各类型地价全线上涨

    原标题:二季度全国各类型地价全线上涨   7月15日,上海今年以来总价地王再度被刷新。金融街以88.15亿元击败华润、龙湖、葛洲坝等企业,成功竞得“闸北区上海火车站北广场以北地块”,溢价率为50.12%,楼板价27022...

    时间:07-16
  • 上半年财收增幅同比回落逾4%

    原标题:上半年财收增幅同比回落逾4%   财政部15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796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幅偏低,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上半年土地出让收...

    时间:07-16
  • 上半年GDP同比增7%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朱剑红)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

    时间:07-16
  • 夏粮十二连丰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106.6万吨(2821.3亿斤),比2014年增产447.0万吨(89.4亿斤),增长3.3%。我国夏粮实现“十二连丰”。  徐仲庭摄(人民视觉)   《 人民日报 》...

    时间:07-16
  • 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

      “你能否说出至少一个中国品牌?”——这项针对外国消费者的调查,其结果正在发生不小的变化:2012年,能说出至少一个中国品牌的仅有3%;而今年,这一比例攀升到23%。  从立足国内到扬帆出海,从贴牌生产到品牌...

    时间:07-16
  • 北京已疏解121个商品交易市场(京津冀协同发展)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余荣华)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商品交易市场是疏解对象之一。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获悉:2014年以来,北京已疏解了121个商品交易市场。从营业面积看,减少了8.2%...

    时间:07-16
  • 河北将建一批明星卫星城镇(京津冀协同发展)

      本报石家庄7月15日电(记者李增辉)7月14日至15日,中共河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

    时间:07-16
  • 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微增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李丽辉)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增幅比5月份提高8.7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976亿元,同比增长10.8%。...

    时间:07-16
  • 一个不错的增长速度(读数·聚焦年中经济形势)

      版式设计:蔡华伟  7%和7%,这是一季度和二季度GDP的增长速度。对这样一个符合预期目标、却也高于一些机构预计目标的增幅,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的看法是:“尽管出乎有些机构的预料,实际上也在大家预...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