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脉时代洞悉世界 全球顶级专家支招中企走出去
史蒂芬·欧伦斯
与史蒂芬·欧伦斯亲切会谈
海外网财经10月27日讯海外网财经从中民投获悉,在即将于10月29日在新加坡召开的GAC第二次会议上,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和印尼工商业协会会长苏里约也将加入。这是一个真正体现中国特色和全球智慧的民企顶级智库。
在此次会议之前,海外网财经独家专访了中民投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史蒂芬·欧伦斯,让他就中国民营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等话题发表了他的看法,在此与读者分享。
中国企业走出去: 投资加深友谊
毫不夸张地说,欧伦斯可能是最熟悉中国的美国人之一——从1972年的“乒乓外交”开始,他所在的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就是全力推动中美政治经济交流的中坚力量。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来到中国的次数已经不胜计数。
作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会长已有10年的时间,斯蒂芬 欧伦斯见证了中美关系的变化,也为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认为, “一带一路”战略和“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经过自身不断的加速壮大和发展,中国已经具有了足够的经验。现在,中国打算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海外,其中包括技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本资源。所以,他认为世界其他国家应该对中国这种自然发展过程持积极态度,美国就很欢迎。
欧伦斯向海外网财经回忆道,“中美建交的初期,我们对中国不曾有那么高的预期。但我现在眼中的中国,色彩特别丰富。中国的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们穿的用的越来越好,医疗环境不断得以改善 我是这一切的见证人。”
他坚定地认为,加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将会推动其所投资国家的发展,带动他们GDP增长。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中民投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将会起到带头作用。考虑到中民投股权的民营特色,它被赋予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促进对外投资额增长,推动中国及其所投资国家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中民投还可以加深被投资国与中国,以及中国人民与被投资国家人民的友谊,因为投资是加深友谊的一剂良方。
“一带一路”投资怎么做?
自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得到了很多沿线国家的响应。欧伦斯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在各国的落地,关键还是中国企业在当地,能否成为当地产业的领头人。
他认为,中国经济经过这些年的高速成长,不少优秀企业都累积了相当的技术储备和产能优势。只要他们做好组织结构调整的准备,愿意走出去,那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是能够发挥出他们的资源优势的。
而大部分中国企业出海去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全球化人才的缺乏、全球各地法律知识和商务资源的缺乏,如果有一个像中民投这样的集约化平台就完全可以避免。他说,事实上,他也已经看到中民投正在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打通产融两端,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例如投资印尼的产业园项目。
个人简介
史蒂芬·欧伦斯是美中关系全球委员会会长,40多年来,他与中国一直有着不解之缘。从政界、法律界、商界到后来的民间交往,他所从事的工作都直接与中国有关。美中关系全球委员会是中美关系中公共政策交流的最主要组织之一,曾历史性促进了1972年乒乓外交访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