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大唐西市保护历史遗址 传承丝路文化

2015-11-20 16:51:07

来源:莞讯网

 遗址、遗迹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2001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利用社会资本,对隋唐西市遗址进行保护和利用。经过反复考察,选定大唐西市团队为隋唐西市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的责任单位。
 
本着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大唐西市出巨资聘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带队对西市遗址进行普探和发掘,首次发掘出“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其后按国家规范编制了保护方案并逐级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取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按照批准后的方案,中科院考古所唐城考古队对西市遗址进行了科学、规范的保护。
 

 
  “唐长安西市东北十字街遗址”是最能反映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尤其是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历史遗存,是不可再生的“国宝”级文化遗产。
 
  “房子可以明天盖,钱可以明天挣,但遗址保护必须从今天做起。” 大唐西市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制定了“原地保护、原样保存、原物展示”的方案,实施严格的科学保护工作。在发掘过程中大唐西市专门组织了专业化的现场监控、组织西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配合考古队夜以继日地对文化土层采用过筛式仔细清理,发掘出一批精美的隋唐时期文物,登记造册形成“文物档案”,报省市文物局备案。
 

 
  在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遗址保护规划基础上,大唐西市千方百计筹资3.2亿元,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保护了目前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的西市遗址。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民营企业主动出资进行遗址考古普探、发掘并成功保护的首例,也是民营企业主动出资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典范,大唐西市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的民营遗址类博物馆。
 
  考古专家安家瑶说:“这种3.5万平方米的民办博物馆在国内是首屈一指,将自己收藏的文物到国家文物部门全部登记造册,建立文物档案也是少有的。可以说,民营企业出资做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展示,在全国十分罕见。这种企业自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值得倡导。”
 
  现在,人们在大唐西市博物馆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千多年前大唐西市的道路、车辙、水渠、路桥、店铺基址等遗址和当年的各种文物,感受当年西市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为此,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评价,“大唐西市是民间力量加入文化遗产收集和保护的伟大创举”。
 
  2006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大唐西市——丝绸之路与日本国学术研讨会”上,池田温、古贺登、崛敏一、妹尾达彦日本四大唐史专家一致认为:大唐西市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毋须证明的历史事实。同年10月,国家文物局发文指出:大唐西市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标志之一。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