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览环境(展览前区、门厅、序厅、陈列室)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门口树木光秃秃,有枝无叶,石块铺砌的路面缝隙间寸草不生,营造一种萧瑟、枯竭、悲壮的气氛,使人联想到“三光”、“焦土”等法西斯暴行。
2、门厅:联系陈列室与馆外空间的桥梁,观众必经之地。具有参观导引作用,一般设置有咨询服务台、参观导引图、导向标识牌等。风格应端庄华贵,简洁大方。利用环境氛围感染观众情绪,清除掉外界思绪干扰,可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明确参观主题及展厅分布,并诱发其求知欲,使之集中注意力进行参观。
3、序厅:一项主题陈列的开端部分,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位于展厅的入口位置。多使用遮景法,如一堵墙,一座屏风,一条会标或一组照片,在传达第一印象的同时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大型博物馆中,门厅和序厅彼此独立,小型博物馆则合二为一。门厅和序厅环境和营造大致有一下三种方式:一、用建筑小品布置(河南省博物院);二、馆藏品布置(河南大学文物馆);三、用图片和条幅(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
河南省博物院门厅(河南简称“豫”的来历)
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动物化石装饰门厅)
4、陈列室:博物馆展览的主要空间,用于展示藏品,表达主题。氛围应亲切动人,引人入胜,富于变化,起伏跌宕,曲直相间,收放自如,步移景换,使参观者留恋往返。塑造空间形状,处理好衔接点和过渡区,巧妙设置观众休息和服务区。根据陈列主题需要科学复原场景,营造时空穿插之感。营造建筑小品,如玻璃、屏风、栏杆等,使陈列空间透而不通、隔而不断、既有联系又有分隔,诱导观众疏而不漏、自由宽松而又循序渐进的进行参观。巧妙利用关,营造气氛,排除视觉影响,引导观众,同时利用光的差异化来布置陈列空间的主次、从属、顺序关系。
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