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中国是全球贸易促进者(审时度势)

2015-12-21 09:40:36

来源:人民日报

  2015年9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宣布将2015年的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3.3%下调至2.8%。如果预期成为现实,这将是全球贸易连续第四年增速低于3%,远低于1990年以来全球贸易年均增长5%的水平。有舆论认为,中国贸易增速下滑是影响全球贸易的主要因素。这种观点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实。

  从逻辑看,全球贸易低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四个。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滑,2014年虽已见底企稳,但由于世界人口增速下降和各国结构改革成效低于预期,全球经济复苏非常艰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10月预测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3.8%,2015年10月则下调为3.1%,说明全球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二是全球自由贸易裹足不前。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多边谈判停滞不前,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进程放缓。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回流和再平衡政策,发达国家对外产业转移速度放缓甚至出现逆向转移,跨国公司从离岸生产转向近岸、在岸生产,产业链全球布局有所收缩,发达国家进口对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降低。四是全球金融政策不够协调,特别是当前美元持续走强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行,使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额减少,资源输出国如巴西、俄罗斯出口持续恶化。

  从事实看,中国不仅没有拖累全球贸易,而且是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是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10月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将增长6.8%,而同期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预测值分别为:美国,2.6%;德国,1.5%;法国,1.2%;意大利,0.8%;日本,0.6%。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预测值分别为:印度,7.3%;巴西,-3.0%;俄罗斯,-3.8%。显然,中国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二是中国仍是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从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看,2015年1—8月份,全球出口贸易累计同比下降11.1%,全球进口贸易累计同比下降12.9%,而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同比下降仅为7.6%,降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中国出口贸易累计同比下降仅为1.6%,降幅明显低于全球-11.1%的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美国(-6.0%)、欧盟(-14.0%)、日本(-9.1%)及其他主要国家(印度,-15.6%;巴西,-16.7%;俄罗斯,-31.9%;南非,-6.5%)。三是中国负责任的汇率政策为稳定全球贸易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市场化和国际化,在一些国家试图通过汇率贬值扩大出口的背景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相对于美元基本稳定、相对于一篮子货币呈总体升值态势,为稳定全球贸易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中国进口下跌主要是价格因素导致的。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额减少15.1%,但进口实物量仅减少3.8%,而进口总体价格跌幅达11.6%。这说明中国进口减少主要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造成的。如果没有中国大宗商品持续大规模进口的支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幅度可能更大。五是中国境外消费促进了世界消费市场增长。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境外购物增长迅速,2015年上半年出境旅客6190万人次,实现境外消费约1169亿美元,约占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额的14%,境外消费对中国进口的替代效应明显。虽然这并不直接体现为国际货物进出口,但同样促进了国际消费增长和市场繁荣。

  总体看,尽管仍存在种种制约因素,但全球贸易基本触底反弹,并将逐步实现增速回升。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一是作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力,美国经济基本实现可持续性复苏,中国经济基本实现增速换挡并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发达国家中,欧洲、日本通过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逐步实现经济温和复苏。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中,除部分高度依赖资源出口的国家外,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国家经济增长态势持续向好。二是全球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不断出现,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入推进。三是新兴技术所带来的贸易潜力将得到释放。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在国际贸易中的广泛运用,跨境电子商务将使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更为顺畅,全球贸易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四是随着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加入全球价值链,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和贸易增长速度将高于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对全球贸易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未来,中国仍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支持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积极主动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鼓励全球价值链的完善和发展,致力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与稳定。特别是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探索互利共赢合作的新模式;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加值,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降低贸易的物流成本,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降低贸易的交易成本,通过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进程降低贸易的市场准入成本等。中国仍将在全球贸易艰难复苏进程中贡献重要力量。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鼓励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发展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王观)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8日表示,当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在2004年两部门发布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

    时间:12-21
  • 衡阳试水农权抵押贷款

      本报衡阳12月19日电(记者刘磊、颜珂)干了5年农业,许海君前不久拿到人生第一笔贷款。这位湖南耒阳的油茶大户,曾经守着千亩山地却无法用于抵押,而前期300亩油茶林的投入,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四处找银行,碰...

    时间:12-21
  • 企业可享外债资金结汇自主权

      本报上海12月19日电(记者谢卫群)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日前正式发布《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改40条”印发后发布...

    时间:12-21
  • 城商行占银行业总资产11.4%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欧阳洁)中国银监会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主任凌敢18日介绍,经过20年发展,城商行已经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生力军”,构成了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1月末,全国134家城...

    时间:12-21
  • 美国解除原油出口禁令

      本报华盛顿12月19日电(记者章念生)美国国会18日解除了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并经奥巴马总统签署生效。  这一措施是美国国会通过的2016年预算案的一部分,预算案总额为1.15万亿美元。在国会内部,共和党力...

    时间:12-21
  • 美国批准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

      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新财年预算案,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签署预算案,标志着久拖未决的这项改革将正式实施。  为体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

    时间:12-21
  • 我国将调查2015年信息网络安全状况

      新华社天津12月19日电(记者张建新)公安部将于20日启动第十五次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将调查2015年我国联网单位及个人用户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及我国计算机用户感染病毒的次数...

    时间:12-21
  • 首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举行

      本报柏林12月19日电(记者管克江、冯雪珺)12月1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柏林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举行首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中德举行首轮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体现了中德关系...

    时间:12-21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之十)

      近期,多家国际研究机构调低了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全球贸易增速或将连续第四年低于已然低迷的全球经济增速。全球贸易疲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重振全球贸易?作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应该如何应...

    时间:12-21
  • 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本报泰国大城12月19日电(记者张志文、俞懿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9日与泰国总理巴育互致贺信,祝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中泰开展铁路合作符合两国发展需要和共同利益,对促进地区...

    时间:1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