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央企舰队”2015集结出发 能否突围行业困境待观察

“央企舰队”2015集结出发 能否突围行业困境待观察

2015-12-21 09:24:00

来源:新华网

  即将过去的2015年,无疑将载入国资改革的史册。

  多个兼并重组方案的密集落地,顶层设计文件的出台,夹杂着市场的种种想象,共同构成了2015年央企大整合的波澜景象。随着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从最初的196家锐减至目前的107家,标志着央企重组在今年进入一个新的加速周期。但接下来,“大象”该如何起舞、1+1之后所形成的合力能否突围行业困境,仍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央企“新巨头”时代启幕

  2015年,“央企舰队”集结出发,大重组、大整合时代开启。年初,中国南车、中国北车——中国最大的两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在分开15年后再度合并。5月,国家核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宣布正式合并,新公司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

  进入12月,央企重组更是出现“加速度”。短短十天时间里,三起在集团公司层面的央企完成重组:12月1日,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和珠海振戎公司实施重组;12月8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实施战略重组,中冶3500亿资产并入五矿;12月11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整合方案获批,5000亿元资产航运浮出水面。

  其中,五矿与中冶的“合体”更是被外界视为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央企业层面供给侧改革增添发展动能、驱动转型升级的首个发力之举,意义重大。

  回顾国企改革的历史脉络可以发现,央企整合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为加强市场化竞争,对大国企进行拆分,中国南车、国家电力公司、中船工业、中核工业等企业都是由当初国家所有的总公司拆分而来。如今,央企从十余年前“分”转向了今天的“合”。特别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路线图划定,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文件也于2015年9月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逐步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著名财经评论家温鹏春表示,从整体来看,国企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并驶入快车道,在明年全面启动的新一轮改革中,国企改革有望一路乘风破浪,成为引领、推动改革的排头兵。

  重组逻辑渐明朗

  对于央企整合的内在逻辑或路径选择,中信证券的一份报告判断,央企整合存在三条路径:一是同业竞争的央企合并同类项,提高市场集中度;二是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央企进行一体化,塑造产业链优势;三则是混业经营的央企实现专业化分工。

  第一条路径选择针对外向型央企,其中,南车北车的整合无疑是此类路径的典型案例,具有风向标意义。

  李克强总理曾对本轮整合央企整合作出明确定位,“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

  在新一轮国资改革中,通过兼并重组让国企迅速做大做强是主要思路。有分析认为,政府强力推动“国家公司”的整合,是希望避免内耗,打造出在各行各业能够与国际巨头竞争的、有国际竞争力的央企。

  《指导意见》中也提出,“鼓励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

  国泰君安分析师乔永远表示,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决定了部分央企的合并重组是大概率事件。没有央企的大重组、大整合,“中国制造2025”不可能顺利实施。“一带一路”不仅让高铁成功走出了国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的实力,使更多的行业成为受益者。央企“强强联合”的方式短期内可以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打造国家品牌,对“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而对于内向型央企,则可能采用第二种路径。中信证券认为,兼并重组有利于这些企业从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中走出来,提升集中度、率先做大。五矿和中冶的重组,便意味着央企重组从此前的平行对等重组延伸到并入式重组,成为央企重组的新模式。

  一位国资委专家认为,并购的目的是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最优最强,在五矿、中冶两大央企重组之后,其运营效率提升后会对行业内同类国企与央企形成一定的业绩压力,逼迫更多国企与央企主动参与重组合并,比如中钢、中国有色等。另据了解,这一方式或将复制在招商局整体并购中外运长航集团的重组案例中。

  未来大象如何“起舞”?

  随着央企重组整合大幕的拉开,业界也期待“大而不强”、连续亏损、产能过剩等等困扰央企改革的一系列积弊,能够随着这次的大整合得到有效解决。

  财政部发布的今年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367904.8亿元,同比下降6.3%。利润总额18806.6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连续3个月出现同比下降。

  此外,亏损也正在成为部分国企的大问题。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三季度,306家上市央企及其旗下子公司中出现亏损公司67 家,占比为21%。

  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介绍,国有企业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行业、重化工行业分布较多,负债率普遍较高,潜存不少风险隐患,做大、做优、做强将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钢铁行业的央企或将成为重组重点行业。“从最近中冶、五矿的重组来看,行业亏损严重,转型困难的央企面临重组的可能性要大的多,而钢铁行业的严重产能过剩,以及目前的需求疲软恰恰符合这一特点。”

  在多位专家看来,过去的发展思路已经开始不适应现在的消费需求,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新的增长,而改革首先要从国企开始。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指导意见》为供给侧的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与动员。“国有企业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意见》贯穿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国有企业推进按照市场原则实施产权多元化、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对管理人员实施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各种束缚等改革措施,体现出来的核心思想是‘放松管制、对内搞活、加强监管、转型升级’等典型的供给侧管理思维”。

  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央企提质增效的总思路与“供给侧”改革有着很高的契合度,将对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减少产能过剩、化解供给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新的舞台已经搭好,大戏即将连台。市场希冀供给侧改革能够成为央企改革的一剂良药,助力“大象”未来出现脱胎换骨改变。(记者 徐曼曼)

  • 相关阅读
  • 鼓励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发展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王观)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8日表示,当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是在2004年两部门发布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

    时间:12-21
  • 衡阳试水农权抵押贷款

      本报衡阳12月19日电(记者刘磊、颜珂)干了5年农业,许海君前不久拿到人生第一笔贷款。这位湖南耒阳的油茶大户,曾经守着千亩山地却无法用于抵押,而前期300亩油茶林的投入,几乎花光所有积蓄。“四处找银行,碰...

    时间:12-21
  • 企业可享外债资金结汇自主权

      本报上海12月19日电(记者谢卫群)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日前正式发布《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这是上海自贸试验区“金改40条”印发后发布...

    时间:12-21
  • 城商行占银行业总资产11.4%

      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欧阳洁)中国银监会城市商业银行监管部主任凌敢18日介绍,经过20年发展,城商行已经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生力军”,构成了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1月末,全国134家城...

    时间:12-21
  • 美国解除原油出口禁令

      本报华盛顿12月19日电(记者章念生)美国国会18日解除了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并经奥巴马总统签署生效。  这一措施是美国国会通过的2016年预算案的一部分,预算案总额为1.15万亿美元。在国会内部,共和党力...

    时间:12-21
  • 美国批准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

      12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新财年预算案,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签署预算案,标志着久拖未决的这项改革将正式实施。  为体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

    时间:12-21
  • 我国将调查2015年信息网络安全状况

      新华社天津12月19日电(记者张建新)公安部将于20日启动第十五次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活动,将调查2015年我国联网单位及个人用户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及我国计算机用户感染病毒的次数...

    时间:12-21
  • 首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举行

      本报柏林12月19日电(记者管克江、冯雪珺)12月1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柏林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举行首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中德举行首轮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是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体现了中德关系...

    时间:12-21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之十)

      近期,多家国际研究机构调低了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全球贸易增速或将连续第四年低于已然低迷的全球经济增速。全球贸易疲软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重振全球贸易?作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中国应该如何应...

    时间:12-21
  • 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本报泰国大城12月19日电(记者张志文、俞懿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9日与泰国总理巴育互致贺信,祝贺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中泰开展铁路合作符合两国发展需要和共同利益,对促进地区...

    时间:1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