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OECD报告指“中国经济不会大幅放缓”

OECD报告指“中国经济不会大幅放缓”

2016-01-13 09:0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指出,中国的领先指标从2015年10月份的98.3上升到11月份的98.4,连续两个月呈现上升态势,中国经济状况持稳

  1月12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沪指开盘后快速下探跌破3000点,在券商等板块带动下,沪指快速回升,最终收报3022.86点,微张6.16点,涨幅0.20%,成交2214亿元;深成指报10293.70点,上涨81.24点,涨幅0.80%,成交3266亿元;创业板指报2147.53点,上涨41.17点,涨幅1.95%,成交874.7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反弹直接影响,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利好推动,以及上市公司年报总体向好带动,当前A股市场风险已经陆续释放。

  1月11日,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综合领先指标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状况持稳。中国的领先指标从2015年10月份的98.3上升到11月份的98.4,连续两个月呈现上升态势,这表明中国经济出现“暂时性的趋稳迹象”。中国的领先指标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大幅放缓,也不会出现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企业担心的“硬着陆”。

  来自中国官方的经济数据也显示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正在减弱,政府加速推进改革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2015年12月份制造业PMI为49.7%,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4.4%,继续上升。该组数据呈现出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双回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品制造业稳定增长。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随着生产的回升,企业采购意愿也有所增强。

  此外,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将对人民币汇率构成长期支撑,出口持续保持顺差,2015年前11个月货物贸易顺差高达5391亿美元,内在贬值需求不强。同时,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充分,相关影响已基本被消化。立足于本币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稳步推进,将有助于保持币值的平稳。

  “从近期数据来看,国民经济改革前景乐观。”有业内专家表示,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我国经济将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结构将逐步优化,活力不断增强,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表示,展望2016年,房地产投资、出口等需求侧已经陆续探底,未来期待供给侧改革破局。

  有市场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出口回升(人民币贬值提振)、财政政策加码以及春季开工旺季来临,经济低位回升是可以预期的。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望重新提升,利于股票市场。 ■本报记者 左永刚 来源:证券日报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