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新华社:中国仍然不会大规模强刺激经济

2016-03-02 09:42:00

来源:东方财富网

新华社昨日晚间发文称,中国不会大规模强刺激经济,这一判断基于中国调控手段的“升级”,以及对国内外经济基本面考量后的“无需”。文章引述经济学家观点认为,今年中国在投资减速的背景下,经济增速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但下降幅度将有所减缓,经济增长率仍将在6.5%-7%之间。

  新华社昨日晚间发文称,中国不会大规模强刺激经济,这一判断基于中国调控手段的“升级”,以及对国内外经济基本面考量后的“无需”。文章引述经济学家观点认为,今年中国在投资减速的背景下,经济增速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但下降幅度将有所减缓,经济增长率仍将在6.5%-7%之间。

  以下为评论文章: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题:中国仍然不会大规模强刺激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3月1日正式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今年首次降准,也是自2015年10月24日以来四个月内首次降准。

  此举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稳健”的基调下略有放松,但仍处界限之内的调整,绝非中国大规模强刺激经济的先兆。

  中国的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进入“稳健”状态已是第六个年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央行上海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还要不断观察适时动态调整。

  “稳健略偏宽松”,这是央行首度提出的对货币政策状态的全新看法。

  关于货币政策的描述有五个大范畴:宽松、适度宽松、稳健、适度从紧和从紧。这五个范畴覆盖面都比较大。在每一个范畴里,向左向右都可以有灵活性调整,但是从一个提法换到另一个提法,需要迈过很高的门槛。

  对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亦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只有灵活适度,才能够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中国不会大规模强刺激经济,这一判断基于中国调控手段的“升级”,以及对国内外经济基本面考量后的“无需”。

  一方面,对于可能的经济下行风险,中国的“工具箱”仍有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坚持“区间调控”与“定向调控”的调控方式,已成为中国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期常态化使用的宏观管理创新方式,是有别于传统宏观调控思路的“巧调控”。

  区间调控可以大致描述为,根据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前实际状况,科学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在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的情况下,确保经济增长不突破保就业的“下限”,CPI不突破防通胀的“上限”。

  定向调控则是指,在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的前提下,以这个“下限”和“上限”作为警戒线,兼顾当前与长远,采取预调微调措施,指向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长率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符合6%-7%的潜在增长率,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能保证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而全球经济只是进入低速发展的“新平庸”阶段,并未出现大的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中国尚无必要以强刺激应对。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时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好实行定向调控。

  战略定力,定在哪里?定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上。稳,就是宏观政策要“稳”字当头,不搞强刺激;发展局面要基本平稳,守住风险底线。进,不是追求高增长,而是追求提质增效,追求结构优化。

  在这一背景下,观察2011年底以来的央行历次降准、降息,均不应看做是重大货币“刺激政策”。尤其是“全面+定向”的降准方式,一方面在宏观调控方面实施预调,另一方面体现了结构性支持、定向调整的意图,以增强对薄弱经济环节的金融支持。这一套“组合拳”正是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反映,没有改变松紧适度的基本面。

  央行称,此次降准旨在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此次降准在预期之中,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需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流动性。

  去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中国今年的经济发展定调。

  一个处于困境的企业,如果从传统思路出发,或将持续增加投资、扩大规模甚至增加雇员,而越来越高昂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将侵占利润,生产越多亏损越多;而从供给侧改革出发,则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效益,升级甚至创造新产品以刺激新需求。

  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积极放开市场准入。推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高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均需要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予以支持。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的信贷规模与五年前相比的确有所扩大,但从迅速增长的经济规模和体量来看,信贷占比没有太大变化,不应做绝对值的简单比较。既然“稳健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变,那么松紧适度的货币流动性调节方向亦不会变,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仍将保持平稳适度增长。

  今年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走势呈现出由降转稳的发展态势。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预测,今年中国在投资减速的背景下,经济增速仍将面临下行压力,但下降幅度将有所减缓,经济增长率仍将在6.5%-7%之间。

  • 相关阅读
  • 重庆将采取“1+4+X”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据人民网消息,3月1日,重庆市召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闻发布会。会上,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张智奎,对重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点任务进行了详解。  据人民网消息,3月1日,重庆市召...

    时间:03-02
  • 马凯:全力抓好就业 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据中国政府网3月1日消息,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中国政府网3月1日消息,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

    时间:03-02
  • 智能先驱+一流品质 家优乐鞋底清洗机“情牵”健康家居新需求

      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近几年,我国小型智能科技产品因为独特的需求性正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消费前景大为可观,因此,低门槛、高利润的发展前景成为了众多商家跑马圈地争夺市场的开发重点。但看似遍地金银的热...

    时间:03-02
  • 北京正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提高分级标准门槛

    北京正研究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在严格落实环保部统一规定的四级预警标准同时,考虑到污染的南北差异,拟增加“分区响应”。另外,重污染期间对国一、国二、国三等高排放车采取分级禁行措施,将优先限行。  北...

    时间:03-02
  • 新华社:此次降准绝非中国大规模强刺激经济的先兆

    【新华社:此次降准绝非中国大规模强刺激经济的先兆】中国人民银行3月1日正式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今年首次降准,也是自2015年10月24日以来四个月内首次降准。(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

    时间:03-02
  • 中国2月制造业PMI创七年新低 春节停工是主因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创下2009年1月以来新低。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低于上月0.4个百...

    时间:03-02
  • 二月制造与非制造业PMI“双跌” 下半年有望反弹

    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7个月低于50%的枯荣线以下,同时创下2011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与...

    时间:03-02
  • 一线房价进入“飞行模式” 港媒:恐拉大贫富差距

    【一线房价进入“飞行模式” 港媒:恐拉大贫富差距】港媒称,买房的人在抓狂,买不起房的人也在抓狂,只有卖房的人在狂抓,内地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市的狂热,让卖房的人狂抓钞票一捆又一捆。  港媒称,买房...

    时间:03-02
  • 权威声音:多部委“一把手”密集回应经济民生热点

    2月份以来,国新办召开一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商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食药监总局等部委“一把手”纷纷发声,就诸多经济、民生热点问题进行释疑,回应舆论关切。  2月份以来,...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