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国家能源局详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

国家能源局详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

2016-04-06 16:53: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题:“凝聚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共识”--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详解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

  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我国明确,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达到20%左右。截至2015年,这一比重仅为12%。

  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各省份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和电力消费中的占比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详解目标引导制度。

  解决弃风弃光确保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

  问:目标引导制度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十二五”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风电、光伏发电年新增装机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光伏发电装机量去年底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传统的能源开发和运行管理体系还不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占全部电力消费量比重还不高的情况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并严重影响企业投资积极性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缺乏针对各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和企业不够重视,没有全面树立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观念。在开发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的能源发展观念尚未转变,首先考虑依靠煤炭等化石能源发展,仅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次要的补充能源。由于煤价低,不少发电企业更愿意投资建设煤电项目,以追求短期的利润目标。在利用方面,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和全额保障性收购未得到落实,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潜力未充分挖掘,导致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为了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我们按照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和电力市场消纳条件将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这一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各个行政区域。《指导意见》的出台既是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迫切需要。

  建立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考核机制

  问:《指导意见》具体如何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答:《指导意见》的出台给可再生能源发展释放正面信号,从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的层面进一步凝聚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共识,建立目标导向的管理模式,从源头上理顺可再生能源与其他能源类型的发展关系。

  其一,《指导意见》提出的开发利用目标是基于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和全社会用电量中的比重,而不是单纯的装机目标,这意味着要督促各地、各部门、各能源企业转变发展理念,从强调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和速度逐步转变为重视提高利用水平,行业管理重点由开发建设管理转移到开发建设与消纳利用并重。

  其二,《指导意见》将指导各地区科学编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划,促进各省级政府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系统规划、并网消纳、保障措施等方面统筹考虑。

  其三,《指导意见》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责任和义务。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建立保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完成的工作机制,将本行政区的全社会用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区域内各级电网企业、售电企业以及发电企业,推动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比重指标的执行与落实。

  其四,《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监测和评价制度,形成一个规划开发、运行消纳、监测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实质上是建立针对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考核机制,为确保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等配套政策将陆续出台

  问:当前推动目标引导制度落实有何难点?

  答:目前,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能源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充分反映能源资源环境成本的财税价格机制尚未建立,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仍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单靠《指导意见》一个文件还不足以完全去除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因素,还需要在国家能源战略中进一步明确可再生能源的优先地位。

  问:推动制度落实近期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一方面,要结合电力体制改革,指导省级政府率先建立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的配额制度,要求作为最大供电主体的电网企业、其他售电企业的供电量(或售电量)达到规定的最低可再生能源比重指标。在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之前,针对专门的非化石能源企业之外的大型发电企业,明确其全部发电量中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配比指标。

  同时,我们将研究建立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督促发电企业或售电企业通过证书交易完成非水电可再生能源比重指标的要求,通过经济手段反映一定的化石能源环境外部性成本,用市场方式促使社会资源向绿色低碳能源聚集。

  • 相关阅读
  • 上海将投45亿发放老年津贴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上海将投45亿发放老年津贴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自5月1日起,《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市将向具有上海市户籍且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发放老年综合津贴,预计年财政投入超过45亿...

    时间:04-06
  • 经济、股市逐渐向好 债券牛市结束?

    【经济、股市逐渐向好 债券牛市结束?】最新经济数据彰显了经济企稳复苏的明显势头,稳增长的信号越来越明确。与此同时,股市也显现出明显调整回升趋势。根据“跷跷板”规律,债市是否会结束此轮持续了近2年的牛市?...

    时间:04-06
  • 4月6日晚间影响市场的重要政策消息速递(附新闻联播集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国务院: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推进异地就医结算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

    时间:04-06
  • 国务院: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推进异地就医结算

    【国务院: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部署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促进降成本扩...

    时间:04-06
  • 波士顿咨询:2020年中国资管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万亿

    【波士顿咨询:2020年中国资管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万亿】波士顿咨询(BCG)最新报告揭示:中国资管市场快速增长、前景无限,资管行业未来面临三大趋势,需构建四大差异化模式,聚焦五大抓手,开展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完善...

    时间:04-06
  • 国储局拟于7日重启钨精矿收储计划

    【国储局拟于7日重启钨精矿收储计划】国家储备局4月7日拟公布钨精矿新一期的收储价格及数量。这是继2015年11月和2016年2月之后的第三次收储计划。(证券时报网)  国家储备局4月7日拟公布钨精矿新一期的收储价格及...

    时间:04-06
  • 农业部副部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据农业部消息,4月6日,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大县局长轮训第3期培训班农业大县农业(经管)局(站)长班在北京举办。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开班式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牢固树...

    时间:04-06
  • “阿里巴巴联合公益”启动协作参与互联网公益项目

    4月6日,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儿慈会、爱德基金会等三家公募基金会在北京启动“阿里巴巴联合公益暨公益宝贝2.0计划”,通过协作参与...

    时间:04-06
  • 业界解读中国创投资本动向:消费升级成新“风口”

    随着中国官方将消费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当前大量创业力量正涌入新消费领域,令消费升级逐渐成为中国创业投资者眼中的新“风口”。  随着中国官方将消费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当前大量创业力量正涌入新...

    时间:04-06
  • 业界解读中国创投资本动向:消费升级成新“风口”

    随着中国官方将消费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当前大量创业力量正涌入新消费领域,令消费升级逐渐成为中国创业投资者眼中的新“风口”。  随着中国官方将消费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当前大量创业力量正涌入新...

    时间:04-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