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外贸:且慢乐观】3月中国出口同比实现18.7%的大幅增长,进口也仅仅下降了1.7%,这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因为2月份时中国出口的表现还是同比下降20.7%,这一降一增相差近40个百分点。(一财网)
3月中国出口同比实现18.7%的大幅增长,进口也仅仅下降了1.7%,这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因为2月份时中国出口的表现还是同比下降20.7%,这一降一增相差近40个百分点。
事实上,这样超预期、“过山车式”的外贸走势,在以往各年的一季度并不少见。例如,2015年2月和3月中国出口同比分别为增长48.7%和下降14.8%,二者相差超过60个百分点。除了春节假期错位的因素外,还因为全球贸易大环境萎靡,外贸企业在主观上延缓开工时间,拉长了节后进出口恢复正常的节奏,最终导致进出口增速大起大落。但从一季度整体来看,增速则相对平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5.9%、4.2%和8.2%。
最新数据公布后,一些媒体和专家仅从3月份飙升的出口增长速度,就给出中国外贸好转或者逆转之类的评价,这有待商榷。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经过季节调整的同比增速来看,中国一季度外贸并未有明显改善。今年1月、2月、3月中国进出口值经过季节调整后同比分别下降6.7%、2.9%和3.3%,其中出口同比分别下降4.2%、下降0.8%和增长0.9%,进口同比分别下降10.3%、下降5.5%和下降8%。笔者认为,一季度中国外贸数据有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我们知道,外部市场前景堪忧,是未来中国出口的最大障碍。
尽管上调了对中国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今年1月调低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后,4月再度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0.2个百分点至3.2%。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持续加剧,发达市场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新兴市场也面临不小的增长阻力,地缘政治、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问题也在对全球经济造成威胁。
缓慢而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对全球贸易必然形成拖累。世界贸易组织4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球70个经济体(出口总值占全球贸易总值90%)出口总值同比下降了9.5%(按照美元计价),比去年同期同口径降幅继续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无论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中国、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出口均出现下降。
而返观国内,政策红利释放能否成就外贸企稳,还有待观察。
根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的解读,今年中国外贸的有利因素可归纳为“政策利好、合作广泛和信心增强”。而即便是官方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均升到了临界点以上,但国家统计局的官方解读也是“受一定季节因素的影响”,并且强调“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中仍存在不少困难”。毕竟,外贸进出口不是自己就可以独自玩耍的,需要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共赢。政策红利的释放只能增强国内企业的信心,但贸易小伙伴们呢?一季度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减少了1.8%;一季度中国与东盟(中国目前最大的自贸协定)进出口同比下降6.3%,出口下降8.5%,进口下降2.7%;截至3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出口分别连续15个月和13个月下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外贸的好转之路还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国内虚假贸易依然盛行,数据注水还需加大打击。套利贸易、虚假贸易,这些“歪门邪道”都在给数据注水。尽管相关部门加大了严查力度,但至今这一情况并未有明显改观。笔者注意到最近的两则新闻:一则是实际单价约每个8元的假发出口申报时单价折合人民币接近每个110元,另一则是“零容量U盘”在出口申报时报价为每个150元。这只是被发现并扣除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在此要说明的是,笔者不是要给中国出口泼冷水,更无意唱衰中国经济,只是希望大家能离真实情况更近些,再近些。因为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外贸企业,只有了解真实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走向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