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亏损王”酒钢连续亏损14个月后止亏

“亏损王”酒钢连续亏损14个月后止亏

2016-04-25 09:05:00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 (记者康劲 通讯员李国桢 高潜)在去产能与需求低迷的双重压力下,钢铁企业深陷“寒冬”,但地处西北的酒泉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酒钢集团),进入4月带来“春讯”。

  在连续亏损14个月后,酒钢集团踩稳“刹车”,今年3月实现盈利2024万元。按照目前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节奏”,酒钢集团今年上半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酒钢集团因亏损70多亿元而成为同业中的“亏损王”。酒钢集团董事长陈春明的“诊断”结论是,“除了外部市场影响外,酒钢最根本的问题仍在于内部市场化意识不强、管理体制僵化和创新努力不足。”

  酒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挥棒”,打出一套“组合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集团启动25项重点改革任务,集团总部专注资产管理,各分、子公司成为“利润中心”,经营活力释放到车间、班组。

  经过改革一线技术人员直接与客户 “手拉手”,市场的需求信息直接传递到车间内部,从今年2月开始实现订单式生产、零库存运转。与此同时,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对标先进指标、强化经营筹划、控制成本费用等一系列举措,遏制经营“出血点”。

  钢产量因“产能过剩”而成为致亏的包袱。为此,在压缩产能、调整下属企业榆中钢铁的生产结构、关停翼城钢铁之后,酒钢迅速启动第一批140个科技项目的攻关,瞄准高端进口钢材生产,从过去服务于基本建设和传统制造业用钢,向新兴制造业转变,并不断引导和创造市场新需求。目前,已诞生的30多项科研成果增强了酒钢产品在市场的“话语权”。

  非钢产业从“幕后”走到“前台”,电力能源、电解铝、装备制造、物流运输、葡萄酒、乳品业等多元化产业,成为酒钢集团解决职工就业和富余职工内部转岗的“绿色通道”。酒钢工会也将帮扶中心建在各分、子公司。“在改革的关键阶段,在重大事项和职工权益上更要落实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要把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依靠职工的三股劲拧成一根绳。”酒钢宏兴碳钢薄板厂职工常崇民说。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